Page 459 - 民国开化县志(点校本)
P. 459
《开化县志稿(民国 38 年)》 ·459·
司马公嘉话。置之学校中,足以昭劝戒。剔藓读碑文,不觉低头拜。斯真希圣贤,格言见宗派。鬼神呵护
之,历久不损坏。我欲拓数本,装潢而悬挂。当作座右铭,修省罔敢懈。
四奇石 今存二方。在旧天香书院,上刻方豪铭及诗。其一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铭:一朵
云,天上落,化为石,江水泊,谁发之,沙头阁,窗明净,康郎络,润笔资,净身香,便欲移,壮吾槖,
凤翔学,开相璞,举以归,叹力弱,为君珪,百夫作,顷刻闲,轻似鹤,山有辉,石有讬,万千年,等崧
岳。江山郑兴刊。其一系嘉靖壬午访汪竹亭兼系四诗:石几谁削平,宜诗亦宜酒。笔研与杯盘,客来不须
手。层云何处来,忽坠吾池上。泡风草可生,醉眼看摇漾。琅玕出海底,应有海神泣。主人竹里横,上下
烟光泾。水深青玉案,河伯献君家。日日拥书卷,香风点落花。东坞吾翕和韵:呼朋共游赏,篱畔黄花酒。
醉爱池中月,欲捞无长手。主人欲避暑,襱襶荷亭上。上亭香满衣,清风碧波漾。竹隐致骚狂,游请神鬼
泣。佳人竞娇媚,春雨胭脂泾。来县只二里,江山自一家。岁寒见高谊,松竹与梅花。
宋经椿 在县东一里,田底一芦庵后。上刻大悲咒。为宋绍兴年间立。
六、已废建筑及园亭
介园 在县北三里桥上。山石之奇,不减西湖飞来峰。前为蒋氏介园。
双竹园 县北七都余氏故园。中有竹,尝生双笋,人比之兄弟连枝。
竹亭 在灵山寺侧后,移于西山之麓。
旌善亭 在县署仪门外左,立亭旌阖邑善士十二人,徐文淳列名其中。
无尽藏亭 在和平通济桥溪之西。宋曾巩题扁,毛幵有记。
月波亭 在金钱山北。宋山长江天然建。
水月亭 在县东金钱山下。正德间知州徐玱建,后给谏徐文溥开讲于此,遂匾其堂曰“谏议讲堂”。
李公亭 正德八年,饶寇犯境,都指挥李隆统兵力战,贼遁民安,事闻迁参将,民为立祠于西城,
有遗址。
刘公亭 在城南。邑旧无城。饶寇至,县令杨灿筑土城御贼,民赖以安。事平,佥宪刘秉常深虑
非久远计,乃与同知伍文定相地势,量材鸠工筑今城。民为立亭以识其功。
王公亭 在西城绝顶,尽搅一邑之胜。王令家彦既离邑,士民不忘保障功,建亭志之。
求乐亭 在县西十五里文山。明教谕吾冔解组后建。
谌侯去思亭 在县南十里青山底。明邑令谌士观有德政,士民不忘保障功,建亭志之。
桂岩阁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马尪溪。侍御江景房卜筑于此。有山壁立百仞,中有秋香一本,自石
窍出,婆娑覆荫,与岩对峙。宋隆兴间,七世孙侍御溥构阁。
萃清阁 在县东十余里。宋赵抃尝游此,程俱、江纬俱有题咏。
高山阁 在县西卧佛山麓。唐末胡公亿所建。高据四山,为一邑冠。明吾冔、方豪俱有诗。
县学七贤堂 元至正十三年,太原赵起岩来尹兹邑,按图志,得唐魏謩,宋赵抃、江景房、程
俱、邹补之、赵汝标、魏亨中七人,因学东有亭三间,郡以奉祀。鲁贞为记。
自娱堂 在龙山乡程如所居。元杨廷秀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