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6 - 民国开化县志(点校本)
P. 486
·486· 卷二十二 艺 文
如有经胥差役仍循陋弊,指称新官到任派取坐衙家伙,派累尔民者,许即指名赴府呈控,
以凭严拿,尽法究处。毋违。特示。
雍正元年十二月 日给,勒碑县前。
招抚申文 朱凤台
为特陈地方情形,乞赐批允,以便招抚事:窃照卑职九月十九日到任。席未暇暖,而
四乡警报叠至,咸谓去城十余里外即贼所据地也。一时人心皇皇,议战议守,聚族而哗,
总无定论。而卑职独以为不然,盖战不可恃,其说有二:一在于贼情之难定也。大约此贼
非有堂堂之阵,旗鼓相当,可以良弓利镞、精骑神枪得以制其命者,特皆倏聚倏散,或往
或来,可以云贼,亦可以云非贼。彼之伺我也恒易,而我之伺彼也恒难,邀之而不得,则
我疲矣。一在于地势之难恃也。地无险阻,则贼无以自立。今险为贼据,彼可以饱待饥,
以静待动,则劳逸之势既殊,而主客之情亦异,刍粮输挽,闾里绎骚以争。此不可必得之
利,此非计之得也。抑又闻之古人攻守之法,其机每相因而无定,未有专于言守,而遂可
守之必固者也。抑或万不得已,画地自守,策已下矣。况今开城高不逾丈,大半颓圮,城
外皆崇山环列,此岂可徒恃区区一城者乎?卑职再四思维,为今之计,莫如抚之为便。盖
近日之贼,非如西北习经战阵、力娴弓马者也,特皆乡人始于揭竿者耳,其情易聚而势亦
易散,但急之则相保益坚,缓之则久当自解。今下招抚之令,示以利害,予以自新,其中
必有一二动念者,继而相疑,渐乃相背,事之所必至也。况以千百人之中,岂皆甘心于历
风霜、冒锋镝者,亦大半以被寇之后,生计无聊,故相率而起耳。一至同党,则又益生疑
畏,遂无复返之路。今贷其一死,而又得归理故业,不失田家,子妇聚首,宁居之乐,此
亦彼所冀倖而不可必得者也。职一介书生,不谙机务,窃揣今日情形,有事半而功倍者,
莫此为甚。前在省面禀抚院,已蒙俯允,兹特详陈,伏乞宪台俯赐裁酌。如以职言为可采,
即祈批示以便遵行。倘得成效,以保危疆,地方幸甚,卑职幸甚。
荒逋申文 朱凤台
为遵旨考成事:奉本府信牌,备蒙兵巡道李批云云。奉此看得,开邑蕞尔一隅,介在
三省,兵火而后,几成废壤。卑职初莅其地,时惟有二三饥疲之民,不任奔走,呻吟栖息
于颓垣欹舍中。城巷萧条,荒烟数缕。凄然四顾,谓兹已不可堪;乃祍席未即,而警报叠
至,一日之内,再四警呼。满目流离,枯骸委道,盖无日无寇,亦无乡无寇者也。维时讹
言四集,伪牒纷驰,嗟此残黎惊魂靡定,咸谓区区弹丸,陷在旦夕。卑职仰体宪台靖绥至
计,外则多方剿抚,内则力行保甲,不增一兵、不费一緍而荒城幸得晏然;且复廓清,以
有今日,则职之所为,亦甚难耳。今者哀鸿渐以来集,城郊虽觉稍苏,然已经蹂躏之地,
卑职亲行踏勘,则通都而十垦其五六者有之,彼未垦之三四者,因得而询之,曰某田原属
某户,某逃亡则某田芜。至通都而十垦其三四者有之,彼未垦之五六者,其为某田某户,
可询半,不可询亦半。若通都而十不垦其一二者,则一望萧然,人迹罕至,猿鸟噪集,榛
莽纷披,即欲核某田某户而不可得矣。即各都所存之户,非皆衣食自给而丁男无恙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