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5 - 《台州市志》下册
P. 205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县公安局分管防空工作。1952年12月临海县防空委员会成

                 立。1962年6月,台州地区防空指挥部成立。7月,浙江省支援前线委员会,向省人民
                 委员会提出加强防空工作意见,要求全省11个市县健全和建立人防指挥机构,海

                 门和黄岩名列其中。1965年5月,临海县防空委员会改称台州专区兼临海县人民防

                 空委员会。1969年10月,台州地区人防领导小组成立,至1972年各县均成立领导小
                 组,下设办公室。1980年,保留省人防重点临海县人民防空办公室,撤销各县人防
                 办。1995年3月,浙江省军区将台州列为省人防重点城市,1997年成立台州市人民防

                 空办公室,2000年8月成立台州市人民防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2000年11月,国

                 家人防办公室确定台州市为国家重点人防城市,临海、温岭、玉环、三门为省人防重
                 点城市。台州市3区和4县(市)成立人防办公室。

                     人防设施  民国29年(1940),各县防空工事由县国民兵团负责构筑、管理。类
                 型有防空掩蔽体和锯凿、蛇型、电光型防空壕。设保管主任1人,由县国民兵团团副

                 兼任。新中国成立初期,防空工事修筑经费,由上级有关部门和县地方财政列专款
                 拨给,政府主要机关和重点工矿企业修建防空设施,备办防空器材。1965年4月,临

                 海开始施工人防坑道。20世纪70年代末,各县城关兴建人防工程。1985年后,利用人
                 防坑道储藏水果、化工等原料,培植食用菌,加工彩蛋,为人防工程维修和加固提供

                 经费。90年代后,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建市(县、市)人防指挥所。2005年
                 全市防空工程总面积562838平方米。

                     军用机场  民国21年(1932),民国政府在葭沚(今椒江)征地600亩开始建设机
                 场,基本建成。因抗日战争爆发,沿海形势严峻,机场未启用,后复垦为棉区。1954

                 年,海军航空兵部队在黄岩路桥建军用机场,征用土地5262亩。1987年经中央军委
                 批准,转为军民合用。1994年11月新候机大楼落成,建筑面积7850平方米,可容纳

                 乘客5000人。
                     空袭    八年抗战,日军2次大规模侵袭台州。据不完全统计,日机侵袭台州上

                 空142批394架次,投弹1700多枚,炸死、杀死民众3100多人,致伤2200多人,炸毁、
                 烧毁民房9700多间,渔船、商船520多艘。临海被炸29次、黄岩9次、海门33次、温岭

                 56次、三门4次、天台6次、仙居2次,大批妇女、儿童、学生被炸死,许多医院、学校、

                 车站、码头被炸毁。损失较大有民国27年(1938)9月24日,日机5架首次轰炸临海
                 县城,投弹18枚,死73人、伤330多人,毁房12幢。同日,日机3架轰炸黄岩县城,死

                 49人、伤19人,毁房48间。29年10月6日,日机轰炸黄岩县城,死伤各17人,毁房50
                 间,引起大火烧毁房屋234间。30年4月13日~5月11日,日机轰炸玉环坎门、鲜叠、

                 楚门和县城,死39人、伤40余人,毁房1920间。4月15日,日机2架空袭温岭县城,投
                                                                                  军  事    · 1261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