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8 - 《台州市志》下册
P. 388
金,购买所需大型医疗仪器设备,建立多功能、高档次、远辐射医疗联合体。医疗单
位开展点名手术、专家门诊、高档病房、特需护理、医学整容等特需服务项目。至
1995年,市内医院与上海、杭州等大医院或专科医院,联办医疗联合体8家。1996年
11月,制定以医疗收费为主的“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改革方案。次年,遏制医药费
过快增长,全市医疗费总收入增长幅度比上年下降19.77%,药品收入增长幅度下
降21.97%,均控制在省规定指标之内。对温岭、路桥出现的股份制和民营医院状
况,进行调查研究和正确引导。
1998年6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确定卫生工作主要目标。从
1999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市级重点卫生学科建设,并且逐
年有所增加。次年,仙居、天台进行卫生资源重新调整和合理应用;台州医院加强
内部综合改革,精减科室和工作人员;黄岩区中医院、仙居县人民医院、三门县人民
医院实行全员聘任制;黄岩区第一人民医院推行后勤社会化服务。12月,市政府同
意新建以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发展目标的台州市中心医院,总投资2.5亿元,规
划床位800张,分两期实施;并运用股份合作制方式组建,由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
公司参与并控股。医院建立以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
营、自负盈亏。医院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全部法人财产,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
民事责任。
2000年10月,撤销市卫生防疫站,成立市卫生监督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市中心医院22人通过竞争走上中层干部岗位,椒江区人民医院实行院长竞聘上岗,
台州医院实行分配和绩效奖惩制度。椒江、黄岩、仙居、玉环、天台县级医疗单位,
进行药品联合招标,降低71种药品零售价,招标药品差价利润100%让利于患者。
2001年,全市大多数医疗机构完成分类核定工作。各县(市、区)卫生监督和防保
体制改革全面完成,走在全省前列。同年,由台州医院倡导并组建台州医院联合
体,成员单位有台州医院、台州市立医院、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路桥区第一人民
医院、玉环县人民医院、仙居县人民医院、三门县人民医院。联合体医院之间以优
势互补、资源共享、技术支持和联网互动为纽带,推出“一卡通诊通治、检查结果互
认”惠民举措。2002年,黄岩制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临海制定领导任职年龄
界限,台州医院对新晋升职称、新录用和新提拔人员实行试聘。台州市立医院与
东山卫生院联合办医。股份制和民营医院发展加快,形成股份合作制、联合办医
等多种模式。全市有具专科特色股份制医院15家,总投资5亿元,业务收入近2亿
元。
2003年1月,台州市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台州医院与路桥区第一人民医院体制
· 1444 · 台州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