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台州市志》下册
P. 93

助购买果树苗木发展果木生产。同年,仙居三桥乡、玉环芳杜乡被评为全国“双扶”

               (扶贫、扶优)工作先进集体。1986年2月,地委、行署贯彻国家免征贫困地区农业税
                 若干年(视困难程度决定免征年限)政策,减免集体、联户或个体企业所得税3~5

                 年,发放一定数额有偿周转金与低息、贴息资金,增加贷款额、延长贷款期,允许农

                 副土特产品自由购销,乡镇企业招工优先录用贫困户青年,帮助贫困地区尽快通
                 邮、通电、通路等,争取较快转变贫困地区面貌。1987年,安排扶贫资金275万元,扶
                 持6212贫困户,当年脱贫3579户,成功率57.6%。1988年,251个乡(镇)开展扶贫活

                 动,2603户贫困户中,1842户当年脱贫。1989年3月建立乡(镇)救灾扶贫周转金管

                 理委员会228个、社会保障网络33个。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492.7万元救灾扶贫周
                 转金,采取资金反复投放,收取一定利息以扩大资金积累,以便扶持更多贫困户。

                 扶贫1.22万户,脱贫5891户。1990年借出扶贫周转金115.2万元,扶持9283户,脱贫
                 1875户。

                     市区西部扶贫开发    台州黄岩西部山区包括宁溪、富山、上郑、屿头、平田、上
                 垟、茅畲“六乡一镇”,166个行政村,10.4万人,工农业总产值15.5亿元,农民人均

                 纯收入1641元。与发达乡镇的农民纯收入相差10多倍。2002年,省、市每年下拨
                 1000万元扶贫开发。2003年,把富山、上郑、屿头、上垟、平田5个乡列全省“欠发达

                 乡镇奔小康工程”。市级和3区机关及发达乡镇重点企业、富裕村等400多个单位结
                 对帮扶。建成道路20条,总里程87公里,受益27个村。广播电视基本全覆盖。长潭

                 水库第7期移民和高山移民1871户、6488人。发展各类水果、蔬菜、药材、花卉、笋
                 竹两用林等基地165个,总面积33780亩。富山乡双坑裂谷景点、上郑乡大瀑布景点

                 旅游景点开发利用。
                     扶贫办设立    1995年7月20日,台州市政府发文规定,各级政府都要建立扶贫

                 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设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市扶贫办承担市
                 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拟订扶贫规划,指导面上工作,协调部

                 门关系,加强项目管理,做好督促检查。
                     扶贫规划    1997年,市委、市政府发出《加强“九五”期间扶贫工作和山区开

                 发的通知》,至1998年,全市实现无贫困乡,脱贫标准是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200

                 元,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万元。到2000年,全市基本实现小康目标,收入标
                 准是全市80%的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800元,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2万元。

                 市、县(市、区)制订优惠政策,开发山区资源,兴办“造血型”项目,把水电、建材、
                 林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项目大量安排在山区;以多种

                 形式开发山区水电资源;加快贫困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建设、电力供应、
                                                                               行政事务    · 1149 ·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