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5 - 《台州市志》下册
P. 985
讲神”、“上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责人先责己”、“身正不怕影斜”、
“退一步海阔天空”、“吃人一口,报人一斗”、“造桥修路,舍药施茶”、“摆渡摆到江
边,送佛送到西天”、“教子教孙并教义,栽桑栽柘又栽花”等谚语,无不蕴含着丰
富的“和合”文化内涵,潜移默化着人们的心灵,润物细无声地改善着社会风气和
生态环境。
文学艺术与文化研究的双重价值 天台山和合文化,以寒山子诗偈和寒山拾
得传说以及有关艺术作品为主要载体。寒山子是中国白话诗代表,“开千古一家之
风流”(胡适语)。“寒山体”诗偈,清新优雅、超凡脱俗而又通俗易懂、富于哲理,显示
独特的审美价值,自古以来受到文人学士青睐,争相征引、拟作、唱和,从中吸取营
养,借鉴写作方法,或者改写为小说、传记和戏剧;甚至传至国外,引发“寒山热”,出
现各种以寒山为题材的文艺作品。现存民间传说以“三贤”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要
内容。包括拾得名字来历、拾得责打山王和点破亡僧前身、寒山让婚、三贤与虎同
睡、丰干饶舌、剌史飞骑追寒拾以及高僧灵佑、从谂与寒山相遇等故事。蕴含“直接
的人民性”和丰富的和合文化内涵,而又曲折神奇,出人意表,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日本也有寒山拾得传说:有一年夏天连日大雨,拾得在河边搬运寺钟时,被水冲走,
一直漂到日本。寒山因思念他,铸一口钟,悬挂在寒山寺钟亭。所以,每年除夕夜
都有许多日本人专程到苏州寒山寺听新年钟声,以祈福祛灾。
书画、雕塑、影视、报刊、谚语等各种艺术形式和传媒纷纷对寒拾文化加以“移
植”和再创作,祠堂庙宇、府第民宅、婚喜寿庆、家具食品,留下它们身影。自晚唐
起,以寒拾为题材的《寒山拾得图》已经广为流传,为“和合二仙”图的滥觞。据浙
江师大陈耀东教授统计,宋元明清以及当代珍藏寒山拾得各种画像,总数近百幅,
这还不包括海外藏品。不乏像宋代马远、梁楷,元代颜辉、因陀罗寒山拾得图,后
者《禅机图断简寒山拾得图》获得“日本国宝”桂冠。此后则有明代蒋贵《寒山拾得
图》、朱三松《和合二仙》竹雕,清代罗聘、华嵒和释真然以及无名氏杰作。特别是
宋明高僧华国子文、墨庵灵渊、梦堂昙噩、祥符绍密所作《四睡图》,画寒山、拾得、
丰干和一只老虎同睡,旨在让人们于虎与人、睡与觉、梦与醒的对峙和转化间,体悟
禅机,也不无以僧虎相处自神其教的因素。值得注意是江西省南丰县琴城镇水北
村自明代起每年正月都要举行跳和合舞,以祈求社会和谐,五谷丰登。这是一种傩
舞。1996年11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傩舞艺术),南丰傩舞2006年
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所有这些作品,都是艺术家们深刻领会寒山诗与和合文化的成果,反过来又丰
富和合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激发人们更大的创作热情。同
丛 录 · 2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