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100
台州市路桥区志
崇祯十四年(1641),大旱,民众采食草根树皮。
清
顺治三年(1646),三月至五月无雨,禾苗尽枯萎。
顺治八年(1651),三月至五月无雨,禾苗枯萎。大饥荒,民死载道。
顺治十八年(1661),五月至十月无雨,民无食粮。
康熙八年(1669),夏旱。
康熙十八年(1679),秋旱,十二月又旱。
康熙二十年(1681)夏,大旱,井泉枯竭。
康熙三十五年(1696),四月大旱至六月下雨,作物才开始下种。
康熙四十五年(1706),五月大旱至七月才下雨。
康熙四十六年(1707)五月,旱。
康熙五十二年(1713),五月旱至七月才下雨。饥荒。
康熙五十三年(1714)六月,旱。申请免税赈灾。
雍正元年(1723)六月,大旱,饥荒。
乾隆十六年(1751),大旱,饥荒。知县胡士圻请准拨发杭嘉漕米1000石赈济灾民。
道光元年(1821)秋,大旱,饥荒。
道光十五年(1835),六月至七月无雨,严重饥荒。
道光十九年(1839),秋旱。
咸丰五年(1855),自咸丰四年八月至五年三月,无雨,沿海地区大饥荒。
光绪十五年(1889),夏旱。
光绪十八年(1892)七月,旱。
光绪十九年(1893),夏旱。
光绪二十年(1894),七月至十月无雨。
光绪二十一年(1895)六月,旱。
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大旱。
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大旱。
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旱。
光绪三十二年(1906),自夏至秋无雨,禾苗枯萎,晚稻颗粒无收。
光绪三十三年(1907),秋旱。饥荒。米价昂贵,借官款5万元购米平粜。
中华民国
民国17年(1928)春,大旱,至立夏后五日才下雨。耕种失时,早稻无收。
民国18年(1929)春开始旱,直到立夏后七日才下雨。
民国23年(1934)夏秋之交,大旱。田地龟裂。四乡民众纷纷迎神求雨。
民国25年(1936)7、8两月,大旱,仅下雨11.3毫米。
民国32年(1943)7、8两月,两个月共下雨51.2毫米;秋,大旱,稻田龟裂,秋收歉薄。
民国36年(1947)7月5日至8月28日,连续50余天无雨,河港池塘相继干涸,田土大多龟裂,
禾稼半数枯槁。全县受灾面积达55.4万亩,受灾人数20万人以上。金清等乡最为严重,损失7成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