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8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148

台州市路桥区志









                                              第一章 水利工程








                                              第一节           水域        水系



                    2014年,路桥区水域总面积(包括新围涂部分)为17.098平方千米,相应水域率6.2%,总蓄水

                量3769.39万立方米。
                    金清水系是温黄平原主要水系,覆盖路桥区、温岭市,北达椒江区。位于鲍浦以北的各河及
                永宁河(东官河)和徐山泾流经双龙闸、栅浦闸、岩头闸注入椒江,鲍浦以南各河通过金清新闸
                入海。

                    境内主要河道有南官河、永宁河、徐山泾、山水泾、长浦泾、青龙浦、新桥浦、三才泾、一条河、
                二条河、三条河、五条河、七条河、八条河、九条河。河道438条,总长度709.62千米,其中市级河道
                5条,长54.39千米;区级河道16条,长138.92千米;乡镇级及以下河道417条,长516.3千米。河道

                水域面积15.08平方千米,河网水面率5.5%。其中市级河道6条(南官河、永宁河、三才泾、徐山泾、
                山水泾、金清港),区级河道17条,区级以下河道415条。分布情况为西部少,东部多。东部以金
                清镇和蓬街镇河道总长最长,分别占全区河道总长度的25.09%和16.94%。


                                                第二节          河流治理



                    南 官  河   在吴越王钱镠统治时期的907~931年间开凿,是台州最大运河。南官河自黄岩城
                    南官河
                区南流经十里铺过坝头闸入境,向东南流经桐屿、马铺、路桥街、白枫桥、上蔡,入温岭市泽国,最
                后到达温峤,全长45千米,有9河936泾200余埭,灌田71万余亩。境内河段长17.3千米,与金清
                水系相接。
                    北宋元祐七至九年(1092~1094)浙东提刑罗适主持疏浚官河并建闸。南宋绍兴十九年

               (1149)、淳熙元年(1174)、淳熙十一年、庆元二年(1196)、嘉定十七年(1224),元大德三年(1299)
                均对官河作过疏浚。明嘉靖十八年(1539),台州知府周志伟命黄岩知县方介征工开浚。明末清
                初,南官河淤塞,县城至路桥街的船筏均由东官河(永宁河)通过。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行疏

                浚。乾隆二十一年(1756),知县刘世宁疏浚自城关小南门至路桥街一段,长约15千米,河宽16.5
                米,深 5.5 米,使全线恢复航运。同治三年(1864),乡民自筹经费,按田亩募工疏浚小南门至桐屿
                河段,但沿河闸坝未修,潮水涌入,不久又告淤塞。同治九年,知县孙熹发动20余万人次重浚,从
                小南门经路桥街至十字泾河段,全长22.5千米,阔13.9米,深5米。光绪二十一年(1895),知县关
                钟衡募工进行疏浚并在金寺堂筑金寺坝,以提高县城南郊各支河水位。

                    1933年开始对南官河分年分段疏浚:第一段,自小南门至金寺坝,长8048米,1933年3月开工


                                                            106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