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8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158
台州市路桥区志
进
塘
丁
丁进塘 明弘治间(1488~1505)筑。北起海门赤山,经古沙岗,沿横街山,至太平(温岭)新
河寺前山,全长60华里。
洪
辅
洪辅塘 明正德间(1506~1521)筑。北起乃崦,经下梁,南至金清港岸,全长50华里。塘河
塘
即三才泾。
四
四府塘 明正德间为李推官主持围筑,在洪辅塘下。塘堤北起赤山,经南野份、水陡闸、小伍
塘
府
份、坦头沈、卷洞桥、陡门闸,南达金清港岸,全长50华里。
张 塘 清康熙十六年(1677)由知县张思齐主持围筑,位四府塘下。北起南野份,经牛轭桥、
张塘
半洋朱、下陈街、下云墩、南坦、裕广堂,南至金清戴家,全长40华里。塘堤南北两端及中间局部地
段与四府塘重合。
按:以上塘堤统称“老塘”,均为御海潮而筑。以后所筑的塘不单纯御潮,开始围涂。
头 塘 为老塘下第一条海塘。北起赤山,经沙殿市、平安堂、炮台宫、杨府庙、南新市、上路
头塘
廊、汇龙桥,南至金清港岸。全长40余华里。
二 塘 塘堤北起赤山,经沙北、二月二殿、石柱殿、竿蓬街、分水闸,南至下塘港。全长 40 余
二塘
华里。
三塘 塘堤北起老岩头闸,经沙北乡、万福桥、双关庙街,南至下塘港。全长40余华里。
三塘
仓
正淦仓四塘 塘堤北起石柱殿,穿过长浦河,南至正淦仓三甲(今椒江林家桥附近)。全长8
正
塘
四
淦
华里许。
正淦仓五塘
正 淦 仓 五 塘 塘堤北起正淦仓五甲(今姐妹埠头南面)与关塘合并,南至平水闸直塘,长 7.5
华里。
六
塘
仓
淦
正淦仓六塘 筑于清光绪初年(1875~1878)。北接关塘,至正淦仓五甲折东向南,达正淦仓
正
一甲直塘,长3华里。此塘为关塘南端。
浪矶山塘
浪 矶 山 塘 位于浪矶山岛西侧,北自田岙北嘴,向西折向南行至黄泥坎山嘴,长约8华里。清
同治十三年(1874)金清人吴雷雇工开筑,至光绪二十年(1894)成,围涂2000余亩。
关
关塘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黄岩知县关钟衡征工围筑,为老塘之下第四条海塘。北起岩
塘
头,经沙北、至鲍浦鱼池折向东南行,达金清港全长43华里。筑成后不到10年,遇洪潮泛滥,幸赖
有此塘挡御,沿海百姓为纪念关令功绩,特在下塘港关帝庙附近建立生祠,今“双关庙”地名即由
此而来。
塘
汤塘 民国9年(1920)、民国12年(1923)海门两次洪潮大灾,会稽道尹朱文劭(黄岩人)于民
汤
国14年委派临黄温塘工委员汤赞清负责修筑此塘。塘堤北起天打殿,曲折东南行,经沙北、鲍浦,
至金清港北岸江堤,全长40华里。系将各坦户在关塘外零星围筑的小塘连接而成,加修成顶宽2
米、内外坡1∶2的大塘堤,旧志称该塘为“外塘”。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塘建设与管理
七塘 1951年4月动工兴筑,至8月竣工,系将以前坦户所筑的零星盐坛连接加固而成。塘
七
塘
堤北起岩头村,南至金清张家坦,全长 22.3 千米。由三甲、金清 2 区民工兴筑,围涂面积 1.398
万亩。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