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160

台州市路桥区志




                万立方米,投工230.5万工,国家补助33万元。
                    白沙外堤
                    白 沙  外 堤   原名“反修塘”。在白沙堤南面,自白沙山岛向西至八塘,长3.8千米,其中砌石护
                坡 1000 米。堤顶高程 7 米,顶宽 1.5 米,外坡 1∶1.5,内坡 1∶1。堤东端建单孔排水闸 1 座,孔宽 2
                米。该堤于1971年开工,至1973年竣工。国家补助5万元,当时由金清区腰塘公社出工围筑。围
                涂面积1640亩。
                    太
                    太婆岙三八塘          位于浪矶山岛太婆岙山嘴,为海滨村妇女所筑,故名。堤线涂面高程2~2.12
                      婆
                             八
                               塘
                         岙
                           三
                米。堤长0.24千米,顶高程5.6米,顶宽6米。外坡1∶1.5,抛有块石保护,内坡1∶1.2。1971年冬开
                工,至1972年春完工。
                    婆屿坝
                    婆 屿  坝   为连接矮婆屿与浪矶山岛,国家投资5万元雇工修筑。1972年8月开工,12月大坝
                合龙后停建;1974 年遭台风大潮袭击,坝身受到严重损坏;1980 年 3 月至 7 月,省拨款 2 万元修
                复。坝为堆石坝,长110米,顶高程7米,宽6米,浆砌块石防浪墙顶高程0.8米,宽0.69米。坝内坡
                1∶1.5,外坡1∶2,均采用干砌大块石护坡,外坡脚做一平台,高程2米,宽10米,其中堤脚干砌石宽
                2米,毛抛石8米。
                    十塘     北起长浦河口,南至黄屿堤,当时计划全长 9.3 千米,围涂面积 9726 亩。塘堤按 10 年
                    十
                      塘
                一遇标准设计。塘底宽22.2米,顶标高7.5米,宽4米;防浪墙高1米,宽0.8米,外坡1∶2.5,内坡1∶2,
                面层砌石标高 4.1 米以下厚为 0.5 米,以上为 0.35 米,垫层碎石厚 0.35 米。总工程量:土方 88.4 万
                立方米,石方 8.1 万立方米。于 1977 年 12 月动工,至 1981 年冬,十塘南段断水,中段于 1982 年底

                断水。至1983年底,南、中段除防浪墙未做外,土石方工程基本竣工。实做土方67.9万立方米,石
                方5.94万立方米。投放劳动力181万工。国家补助砌石材料费、工具费80万元。1985年夏,浦北
                段断水。1986年建成,筑塘堤长7.739千米,已围面积8109亩。
                      屿
                           堤
                         外
                    黄
                    黄屿外堤       位于黄屿堤北面。东起黄琅盐场塘,西至十塘。堤长 2.83 千米。设计堤顶高程
                7.5米,宽4米。外坡1∶2.5,内坡1∶2。迎水坡干砌护石,砌石厚0.4米,下铺碎石垫层0.3米。堤身
                两侧设镇压层。外镇压层宽9.6米,厚0.7米(包括抛石护坡);内镇压层宽8米,高程4.5米。堤顶
                筑干砌石挡浪墙,顶高程为8.3米。总工程量:土方30.9万立方米,石方4.6万立方米。投资114万

                元,后增至135万元(其中省补助72万元)。围涂面积为3100亩。1983年12月开工,至1987年底,
                堤顶高程达6~7米。堤东侧建有排涝闸1座,闸孔净宽1.2米。
                         四
                      琅
                           塘
                    黄琅四塘       位于黄琅三塘外。堤长1.016千米,块石护坡700米。外坡1∶2.5,内坡1∶2。堤顶
                    黄
                高程 6.5 米,顶面宽 2 米。1986 年 11 月由养殖公司雇工围筑,国家贷款 20 万元。至 1987 年 4 月
                完工。
                    南 直  塘 ( 老 关 塘 )
                    南直塘(老关塘) 原为金清港北岸江堤。东起十八股坦外塘,西行经五丰闸、下塘港街、上
                塘港,到卷桥靖海庙,长8千米。该塘系头塘至汤塘各条塘堤南端东西向的直塘连接而成,其中长
                度随各塘筑成而向东延伸。民国15年(1926),临黄温塘工委员汤赞清将塘堤加高增阔,使堤身高

                达 4.3 米,塘顶阔 1 米,内外坡均为 1∶1。1934 年,新金清闸建成后,闸以西堤段已失效用。1951
                年,对闸以东堤段曾进行1次大修。由于金清港江道逐渐淤涨,前沿堤防外移到南塘(南关塘),南
                直塘全线随之失效。1978年,塘址改建成上塘港经金清镇至长桥的公路。
                                )
                              塘
                            南
                    南
                    南关塘(南塘) 位于南直塘以南。东起十八股坦外塘,向南折西经海晏闸、下盟闸,再折向
                      关
                          (
                         塘
                西北至五丰闸。塘为当地农户自发合资分片围筑,有十八股坦、启明坦、化户坦(俗称“花果坦”)、
                                                            118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