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8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278

台州市路桥区志




                熟的耕作制度。分以下几种:双季连作稻——大麦,约占稻田总面积的30%;双季连作稻——绿肥
               (主要是紫云英),约占60%;双季连作稻——油菜等经济作物,占8%~10%;棉花——春粮,主要集

                中在金清、蓬街等产棉区,约占4%。
                   “七五”“八五”“九五”期间种植结构调整,耕地面积、粮地面积及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减少,改
                种经济效益高的其他作物。
                    21世纪后粮食种植基本以单季稻为主,早稻、大小麦和油菜、棉花、绿肥等作物大幅度减少,

                而瓜果蔬菜面积快速增长。
                    旱
                    旱地种植制度          旱地种植主要作物有棉花、大小麦、豆类、番薯(甘薯)、马铃薯、杂粮、甘蔗、
                      地
                             制
                               度
                         种
                           植
                瓜果及各种蔬菜。
                    平原旱地有一年一熟、二熟、间作套种三大类型。一般冬季作物是大小麦、马铃薯、蚕豌豆、
                冬菜等;夏秋作物有棉花、番薯、玉米、大豆、瓜果、夏秋菜等。在棉地种植的主要形式有:棉花—
                蚕豆、棉花—冬菜、棉花—春粮、棉花—绿肥,所有棉地均采用此几种方式。这几类形式约占旱地
                面积的65%。
                    山地种植形式,有一年两熟,如:番薯—大小麦,马铃薯—番薯—大小麦,芋头—大小麦,番

                薯—蚕豌豆。有冬作/夏秋粮/秋旱粮三熟制,如春粮—玉米—大豆,冬作—春玉米—番薯,冬
                作—大豆—番薯,约占旱地面积的25%。
                    园地、其他零星地种植:冬菜—瓜果—大麦,芋头—大麦,冬作—甘蔗,春粮—马铃薯—甘蔗。



                                                第二节          粮食生产


                    水
                    水稻     1995 年,路桥区水稻种植面积为 32.77 万亩,至 2000 年之前,每年都稳定在 30 万亩
                      稻
                以上。
































                             新桥长洋秋稻将成熟                                   峰江沧前农民在收割水稻


                                                            236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