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2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632
台州市路桥区志
人。专任教师持证率和大专以上学历均达100%。
前身为路桥镇中心幼儿园,始建于1958年,原址在卖芝桥一处宅院内,有5个班级,12名教职
工。“文化大革命”时,改名为向阳幼儿园。1990年迁至现址。1994年更现名。2004年开始隶属于
路桥区教育局。
第二节 小学教育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知县韩铨将文达书院与东山书院合并,改为筠美学堂,附设文达初
等小学。三十年,敦本义塾改办为敦本初级小学,路桥街刘旭光首捐银洋1000元,由其侄刘祖燕
创办为明德小学。三十四年,育秀义塾改办为河西小学。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敦仁义塾改办为敦仁小学。民国2年,陶梦松、杨恒在南栅陶氏宗祠内
创办扶轮小学(初级)。此后两年建立的有白枫桥的文明小学、螺洋的翼文小学。民国6年,石曲
蔡元灏妻子罗漱芳创办诵芬女子小学。民国16年,河西小学改为完全小学。1929年,文达初等小
学改为完全小学,1932 年称黄岩第四区中心小学,把隔墙的“北斗宫”一部分房屋并入学堂内。
1943 年,抗日烈士刘望吾遗孀翁素瑾用刘家祠堂及抚恤金创办望吾小学。至 1945 年,达到一乡
(镇)一校标准。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下半年,私立、民办小学经费由国家统包,改为公立。1985年,国家提
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
1995年,全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1996年,调整校网,路桥区学校总数为111所(主要是小学),比1993年减少20所。
1998年,校网进一步调整,全区共有小学75所。1999年,小学调整为62所。
2002年,制定《路桥区对外来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坚持以当地政
府责任为主,发挥公立完小吸纳外来民工子女入学的作用。
2003年,全区小学调整为51所,在校学生31019人,全区小学校舍占地面积485766平方米,生
均 15.6 平方米,小学校舍建筑面积 149622 平方米,生均 4.82 平方米。全区共接纳 6449 名外来民
工子女入学。
2009年,全区小学调整为43所,在校生45404人,专任教师1849人,小学适龄儿童基本入学。
2014年,全区小学共有21所,其中公办小学18所(下设24个教学点)、民办小学2所、民办民
工子弟教育集团1家(共16个校区);在校生47910人,专任教师2208人。
学制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政府规定初等小学堂入学年龄在7岁以上,学制5年,内分完全科与
简易科两种。
民国元年(1912),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新学制“壬子学制”,规定小学7年毕业,分初等小学学
制 4 年,高等小学学制 3 年。民国 11 年 11 月公布的“壬戌学制”规定儿童 6 周岁入学,年限初小 4
年、高小2年,初小可单独设校。此学制一直沿用到1949年解放前。
1949年10月后,小学学制沿用“四二”分段制,即初小4年,高小2年,1952年实行教育部颁发
的《小学暂行规程》,少数城镇完全小学和中心小学试行“五年一贯制”。1963年,办耕读小学,学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