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3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633
第二十八编 教 育 ■
制为1~2年。“文化大革命”时,小学一律改为五年制,其间由于春季招生改秋季招生,个别年份设
立过渡班。
1982年起,小学全部施行六年制。
课程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黄岩县初等小学堂课程设修身、读经、舆地、史学、算术、中国文学、
体操、图画、手工等科;高等小学堂增设格致、英文、农业、商业4科。
民国元年(1912),废除读经,改中国文学为国文,高小减少格致一科,增设博物、理化2科。民
国12年,初小、高小把国文改为国语,教材选用语体文;初小废除修身,增加社会、自然2科;高小
减少修身、读经、英文、农业、商业5科,增加公民、卫生2科,并把体操改为体育,教学内容由单一
的兵操增加田径、球类等。筠美学堂在高小二年级开设英语课。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改国语为语文,初级部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图画5科;高级部加
设自然、历史、地理,共8科。1955年,每周增加1节周会课以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1956年起,
开始对学生进行基本生产技能教育和训练,建立学生园地,组织课外活动,开展实习作业课。
1958 年,小学生集中参加社队劳动。1963 年办耕读小学,课程有语文、算术、农业常识等。1968
年,小学体育改为军体课,废除历史、地理、自然3科,开设常识课。1982年,把政治课改为思想品
德课,高小设课外阅读指导课。从1986年起,初小、高小增设卫生常识课。
1993年,小学实施《浙江省义务教育试行教学计划》。2000年秋季起,实施修订后的《浙江省
义务教育试行教学计划》,对“六·三”学制的教学计划作了部分调整: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外语”
选修,每周3课时;小学四、五、六年级增设“信息技术”选修,每周1课时;小学“语文”三至六年级
每周减1课时;小学“常识”五、六年级由每周4课时减为3课时;小学五、六年级“生活与劳动”不开
设,教材可改作活动课用书。
2003年,路桥作为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实施《浙江省省级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实验区实验方案》,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地方学校课程。
2004年,在小学三年级撤销自然、思想品德2科,开设品德与社会、科学、信息技术、外语、综合
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小学选介
路 桥 小 学 又称路桥区实验小学,位于路桥街道墨池路1号,占地面积33600平方米,建筑面
路桥小学
积27454平方米。2014年,有教学班54班,学生2511人,教职工140人,其中省名师4人,有137人
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硕士研究生1名。有语音、计算机、书法、美术、舞蹈、劳技等28个专用教室和
一个多功能演播厅。
学校前身为翼文书院,创办于清朝咸丰初年。1995年批准为路桥区实验小学,成为区示范性
窗口学校。2001年被评为浙江省文明单位、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义务教育
标准化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
路桥街道实验小学
路 桥 街 道 实 验 小 学 位于石浜路,占地面积23487平方米,建筑面积9616平方米。2014年,
有 41 个教学班,学生 1953 人,教师 107 人,其中中高级职称 53 人、专科以上学历 100 人。有电脑
室、舞蹈房、标本室、劳技室、250座大型多功能厅等。
前身为路桥望吾小学,以抗日烈士刘望吾名字命名,1943年,由烈士遗孀翁素瑾女士以其抚
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