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7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687
第三十一编 文化 体育 ■
记备份中心安全保障机制和馆际异地备份库。实行多地、多介质备份保全。为确保档案信息安
全,建立了应急协调机构、安全制度、应急预案,以应对档案安全突发事件。完成登记备份系统的
安全等级保护测评,顺利取得了公安部门的二级备案证明。“十二五”期间,档案工作连续5年纳入
建设“平安路桥”考核体系。2000年,区档案局以区委办、区政府办名义下发《实行本级发文电子
备份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在形成文件、重点资料过程中,要保留一份电子档案备份,并复制
一份交区档案局,统一刻制成光盘。至 2012 年底,有 71 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实现传统档案数字化
成果登记备份。其中,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恒泰丰住房公积金系统数据及路桥国土分局的
杰思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利用区VPN3保密专网,实现在线备份数据1GB。2013年7月,召开
的全区档案工作会议上,安排档案登记备份中心负责人对《浙江省档案登记备份管理办法》进行
解读。制定印发《关于要求办理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移交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单位当
年应该备份的内容、备份的方式、备份的时间,备份内容涵盖了各单位所有电子业务数据、电子公
文、专业档案以及文书档案。2014年,创建省级规范化登记备份中心。继续推进登记备份工作向
行政村延伸。制定各单位文书和专业档案数字化成果、电子业务数据、电子公文备份内容,加快
推进各单位室藏重要专业档案的数字化转换工作。为确保数据安全,将所有光盘、移动硬盘数据
转存、迁移至在线服务器上。在线备份的电子业务数据转存至移动硬盘。所有数据双套不同载
体备份。并按要求将数据送至市局进行异地备份存储。全年共有91家机关、乡镇街道、企事业单
位备份到登记备份中心,数据量2343GB。11月27日,区登记备份中心以92分通过省级规范化档
案登记备份中心认定。
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 案 信 息 化 建 设 建区初期,积极探索应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途径,尝试性地使用兰台档案
管理软件条目式管理档案。2002年文书立卷改革后,档案现代化管理加速发展,更换为网络全文
版科怡档案管理软件,配置了计算机、服务器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了网络建设和数据库建设,
将所有馆藏档案条目输入电脑,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合共享的原则,逐步开展全文数字化
扫描工作。到2009年底,完成馆藏所有档案条目输入,共形成条目88938条,扫描66194页,建立
了山林延包、婚姻档案、国有转职企业民生档案数据库,山林延包和国有转职企业档案数字化加
工完成100%,婚姻档案数字化加工完成30%。2004年档案馆信息化评估居全市第一。在互联网
上开辟了网站,档案管理网站逐步实现从单纯的工作宣传窗口向档案信息发布平台转变,2010
年,被评为全省优秀档案网站。
数字档案室建设
数 字 档 案 室 建 设 2010年,全区所有镇(街道)和区级机关单位建立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
和全文数据库,房管处、社保中心、工商局、国土局建成粗具规模的数字档案室。数字档案室创建
共 6 家,申报了区法院、路桥地税分局 2 家为省级示范数字档案室,区工商局为规范化数字档案
室,命名螺洋街道二友村、横街镇上云村、路南街道方林村3家为区级行政村示范数字档案室。列
入进馆的 80%单位完成了近三年(2007~2009)室藏重要档案数字化转换,数字化成果备份 48
家。电子公文备份单位有:工商局、地税局、交通局、财政局、区政府信息中心(区政府OA办公系
统形成的所有单位电子公文)。2012年,创建规范化数字档案室10家,创建路南街道示范乡镇档
案室,创建路桥街道良二村省级示范档案室。2014年,积极推进馆藏数字化工作,馆藏97%的档案
已经完成数字化转换。数字档案馆系统一期投入建设完成后,该系统支持全文检索,进一步提升
了路桥区档案数字化水平,极大方便了群众查档。在路桥区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区档案局积极
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