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1 - 莲都区志
P. 1081
第二十六编 文 化 · 1019 ·
清康熙时因屡遭水灾观废无存,于康熙癸酉年(1693)将钟移至囿山法海寺明远楼上。现藏
丽水市博物馆。
第二节 摩崖石刻 碑刻
摩崖石刻
南明山摩崖石刻 省级文物保护单
位。位于丽水市南明山。有东晋至宋、元、
明、清和民国各代摩崖石刻58处,其中云阁
崖 12 处,高阳洞 15 处,石梁 20 多处。最早
的题刻“灵崇”为晋朝道教理论家、医学家
葛洪所书。“灵崇”二字刻在云阁崖正中,刻
石深约半指,字径 0.45 米,隶书。东侧“南
明山”三字,北宋书画家米芾书,字径 0.5
米。两处题刻旁均有北宋绍圣四年(1097)
处州知州刘泾书赞语和题款。高阳洞主要
有北宋科学家沈括游题记,正书,计4行,21 南明山石梁(摄于2010年)
字;南宋绍兴年间洪水题刻,行书,行,行8字。是研究古代莲都很有价值的水文资料。
5
三岩寺摩崖石刻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丽水城区西北1千米三岩寺,有唐宋至清和
民国各代摩崖石刻20多处。时代最早的是唐代书法家李邕题刻“雨崖”,在白云洞前。“雨”字
径 1.25 米,“崖”字径 1.5 米,“李邕”二字字径 0.2 米,正书。抗战初遭日机轰炸震断倒下,
1963年春重新竖立。
“栝苍古道”摩崖石刻 市级文物保护
单位。位于距城区东北15千米的岩泉街道
银场村官坑桥下峭壁上。篆书,竖刻,字径
102厘米×69厘米;落款为楷书,“嘉庆九年
(1804)春浙江巡抚扬州阮元题”十四字,字
径22厘米×20厘米。阮元(1764—1849)字
伯元,号芸台,扬州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
(1789)进士,历任浙江、河南、江西巡抚等。
碑刻
处州重刊孔子庙碑 原碑为唐代文学 括苍古道摩崖石刻(摄于2010年)
家韩愈撰文,任迪行书并篆额,唐大和三年(829)初立(原碑碑阴有杜牧碑记600余字)。咸通
四年(863)刺史王通古曾重立。均已佚。该碑为明嘉靖二年(1523)陈一新摹刻宋嘉定十七
年(1224)篆书家陈孔硕重书的碑文,王俸校补原碑文中蚀去的73字。碑高1.62米,宽0.76
米。碑额、碑文均篆书。分四层。第一、二层各18行,行9字,第三层17行,行9字,第四层17
行,行8字。末有明嘉靖二年(1523)王俸校补、陈一新摹刻共28个小字。该碑在《金石萃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