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2 - 莲都区志
P. 1082

· 1020  ·                                 莲都区志

                《两浙金石志》《括苍金石志》《处州府志》《韩昌黎集》均有著录。现藏丽水市博物馆。
                     唐司马陈松碑           现存碧湖镇郎奇村前街,乾符二年(875)立石。该碑高 155 厘米,宽 73
                 厘米,厚约25厘米。碑额阴刻篆体“唐□州司马陈府君墓碑”,字径约9厘米×6厘米。碑体

                 基本完好,碑顶螭吻圆雕头部解放后碑敲落,碑体表面石层风化严重,碑文阴刻楷书,残存字
                 径约1厘米。宋王象之《舆地碑目》收丽水唐碑五,至清时,丽水入《舆地碑目》就已五存其一。
                 该碑还录入清《六艺之一录》。
                     元郡学圣像碑           元延祐元年(1314)刊

                 刻。通高 2.34 米,宽 0.98 米。上部根据清
                 湘赵揆所藏的山东曲阜孔庙孔子像拓片刊
                 刻孔子半身线条画像。像左有“曲阜祖庙真
                 影”6 字,画像线条简练,技法极工。下部刊

                 刻处州路儒学学录摄学事蔡升敬书。碑阳
                 为元大德五年(1301)“处州路重修儒学教授
                 厅之记”,额大篆,文正书,共20行。现藏丽
                 水市博物馆。

                     元林定老墓志 刻于元元统三年(1335),
                 高85.8厘米,宽67.2厘米。碑额“先考新昌
                 使君中顺林公圹志”,篆书,字高 3.2 厘米。
                 碑文行楷,23 行,字径 1.1 厘米。该碑由处                       元延祐元年郡学圣像碑                林定老墓志拓片
                 州路总管卢景篆额并书丹,林诚祖撰文。碑

                 文书法俊秀又不失豪挺之气,甚宗李北海之风。林定老,元代进士,丽水县城人,《中国科举
                 辞典》和《全元文》卷九三四均有传,详见本志《人物》。
                     重摹秦淮海画像碑             高0.35米,宽1米。碑中间刻秦观线条立像,右边刻北宋元祐三年
                (1088)除太学博士敕文,左边刻乾隆六十年(1795)秦淮海后裔秦瀛的重刻题识。乾隆六十

                 年(1795)秦瀛任杭嘉湖道时为纪念先人秦淮海(秦观)立。嘉庆元年(1796),于万象山建淮
                 海祠将此碑迁立于祠内。现藏丽水市博物馆。
                     梅花碑       周友胜绘并刻石,高 1.16 米,宽 0.46 米,清光绪十八年(1892)立石,并刻自题
                 七律和跋及林树滋、季培、周益谦诗词三首。现藏丽水市博物馆。
                     通济堰历代碑刻             宋元祐八年(1093)州守关景晖《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明道

                (1032—1033)中,有唐碑刻尚存,后以大水漂亡数十年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济堰
                 詹南二司马庙尚存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碑刻,刻记堰图、堰规及历代修建情况。1959年,运
                 至温州江心寺存放,1980年运回原处。现共存碑刻21方,其中宋代1方、元碑1方(碑阴为明
                 代重刊碑),清代12方(其中1方阴刻1962年文物标志碑,方在新亭,方在碧湖),民国4方,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方。通济堰流域图碑,高1.94米,宽0.8米,宋绍兴八年(1138)县丞
                 赵学老书立,明洪武三年(1370)知县王弼、县丞冷成章、主簿萧仲箎重刻,碑刻志通济堰大
                 坝、干渠、支渠、水闸、叶穴等分布情况及堰流经地区地理状况。范成大通济堰碑,高1.68米,
                 宽0.92米,刊刻南宋乾道五年(1169)处州郡守范成大所定通济堰规二十条。
   1077   1078   1079   1080   1081   1082   1083   1084   1085   1086   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