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0 - 莲都区志
P. 360
· 312 · 莲都区志
事务。
各乡镇或重点工程都设立相应的防汛
防旱指挥机构或领导小组,由乡、镇长和工
程负责人为指挥或组长。汛期各级防汛机
构和重点工程实行24小时值班,相互联系,
通报汛情,随时待命,一旦发现汛情,组织
抢险,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尽力减少灾
害损失。
2005年5月中旬,区政府投入10万元,
装备联网主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路由
器、终端显像设备,组成莲都区防汛指挥远
程会商系统,实现省、市、区三级联网,各地
的专家及领导根据历史和实时、水、雨、工
情及气象显示的资料,结合现场信息,及时
进行综合分析和商讨,作出调度仿真预案,
制订指挥性调度方案,从而把灾情减到最
莲都区山塘抢险防汛演练——民兵小分队(摄于2008年5月)
低程度。2010年,莲都区以“防汛防旱保平
安”为主线,以“强基层、保民生”为抓手,共投入资金359万元,重点开展水库保安、堤防加固、
农民饮用水、河道整治四大水利项目建设。并成立了莲都区第一次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完成
了水利普查工作。
第三节 水文测报
1934年5月,首次在大港头、敏河、厦河设立水文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碧
湖、均溪、堰后设立水文站,开始观测水位、降雨、流量、泥沙,1952年,丽水城区小水门建立水
位站,1955年,碧湖水文站撤销迁至丽水城关镇,黄渡也设立水文站。1958年,设立上显滩水
文站。2000年,由均溪水文站迁建的小白岩水文站开始运行。截至2001年底,全区共有水文
站3个,水位站1个,雨量站8个,蒸发站1个,设站数已基本达到《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要
求。水文测报从1956年开始,采用汛期4段制,即8时、14时、20时、时,非汛期采用2段制,
2
即8时、20时分别观测并拍报。
2000年始,区政府决定在原各水文站和小(一)型以上水库及重要地段安装科学、先进的
水文、气象自动测报系统,采取先进的PSTN网络(公众移动通讯网)。其中,雅一、小白岩水文
站、黄渡水文站、上显滩水文站的水文自动测报站,2000年建成使用;高溪水库、胡村水库、赤
坑水库、郎奇水库的水文自动测报站2002年建成使用。气象自动测报站5个(雅溪、老竹、郑
地、碧湖、城郊),2002年建成投入使用。
建设水文自动测报站8个,共投入资金30万元。建气象自动测站5个,设备由市气象局
投入50万,地方负责土建部分等费用。自动测报网络建成后,运行良好、数据准确,为防汛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