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6 - 莲都区志
P. 486

· 438  ·                                  莲都区志

                     1985年,木材市场开放,允许乡镇竹木加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自行收购竹木加工,乡镇
                 竹木加工快速发展。1990年有竹木加工厂151家,1992年有325家。1995年,经年检合格的
                 竹木加工企业285家。

                     2010年底,全区竹木加工企业392家,其中木材加工企业373家,竹材加工企业18家。非
                 木质林产品加工企业 1 家。主要产品产量:锯材 85820 立方米,胶合板 7360 立方米,竹地板
                 31750平方米,木竹家具410.7万件,竹炭2250吨,竹醋液1636吨。2010年,竹木加工林产品
                 产值34260.4万元。

                     毛竹开发与利用
                     2007 年,竹林面积 9986.67 公顷,其中毛竹 9660 公顷,总立竹量 2731.83 万株,小径竹
                 326.67 公顷。竹林分布比较集中,666.67 公顷以上的有峰源、黄村、大港头、雅溪等 4 个乡
                 镇,峰源乡2333.33公顷居全区首位,333.33—666.67公顷有5个乡镇,不足333.33公顷的有

                 9个乡镇街道。
                     笋竹产业的发展,经过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竹林粗放经营,
                 一般出笋小年劈山或浅铲抚育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集体化期间,抚育管理仍为少
                 数,多数处于荒芜、半荒芜状态,笋竹产量很低,据 1986 年重点竹产区调查,每公顷产鲜笋

                 1500千克左右,每公顷产竹材2250—3000千克,每公顷立竹量不足1500株。
                     笋竹林基地建设1984年起步,借鉴外地经验,在大港镇徐山、黄村乡岭根进行试点示范
                 取得经验。1986年,实施第一期(1986—1990)笋竹林基地建设“星火计划”,通过深挖垦复,
                 清除竹蒲头、柴根石块,追施土杂肥和化肥,合理留笋养竹,调整竹龄结构和立竹密度等技术
                 措施,改造低产竹林,提高笋竹产量。5年投资9.6万元,化肥76.52吨,建成笋竹两用林基地

                 335.87公顷。第二期(1991—1995)“星火计划”,投资25.4万元,化肥10吨,建成笋竹两用林
                 基地602.53公顷。第三期(1996—2000)“星火计划”建成笋竹两用林基地876.87公顷,其中
                 1996年开发543.53公顷,获1996年度“浙江省星火奖”二等奖。实施“星火计划”成效显著,
                 笋竹产量大幅度提高。据1995年对徐山、余岭、高山、周坑4个村74.4公顷笋竹两用林基地

                 进行调查,1986年原有立竹量每公顷1470株,每公顷产鲜笋1785千克,至1995年每公顷立竹
                 量达2040株,增长38.8%,每公顷产鲜笋8460千克,增长3.74倍。“星火计划”带动全区笋竹产
                 业快速发展,面积扩大,立竹密度提高,竹林资源整体大幅增长。
                     此后,笋竹林基地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2001—2008年,改造低产竹林666.67公顷,开
                 发笋竹两用林基地1920公顷。至2009年底,全区已建笋竹两用林基地4133.33公顷。

                     2006—2009年,在大港头镇西黄、小井、河村和黄村乡岭根等竹产区农户,按自愿、自主、
                 互利的原则,先后组建笋竹专业或产销合作社 6 个,111 户,注册资金 515 万元,经营面积
                 833.33公顷,带动基地2420公顷,初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
                     2008 年,莲都区政府把笋竹产业,列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

                “三大潜力产业”之一,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
                     2009年,实施“竹产业生产发展项目”,建成高产高效笋竹两用林核心示范基地133.33公
                 顷,竹林改造提升411.87公顷,深挖垦复345.2公顷,测土施肥66.67公顷,修建竹林道125.9
                 千米,其中机耕路75.9千米,作业便道50千米,蓄水池23座690立方米,安装喷滴灌设备20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