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3 - 莲都区志
P. 553
第十一编 电 力 · 505 ·
第二章 电 网
第一节 电网发展概况
境内电网出现于民国 8 年(1919),普明电灯公司以 220 伏配电线路向城区供电,形成独
立的低压配电网络。至民国27年(1938)让渡给浙东电力厂丽水分厂止,历时19年。
民国28年(1939),浙东电力厂丽水分厂在接收普明电灯公司低压配电网的基础上,建造
了2300伏三相高压线路,供电范围扩大到郊区,历时4年。民国36年(1947)至1949年,各家
民营小电厂独立发电,按地域形成独立的配电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1954年,丽水县电力厂三个发电车间独立发电,形成三
个独立的配电网。1955年,电力厂建造了5250伏高压供电线路,供电范围扩大到郊区部分农
村。1956年,全县形成统一的配电网络。
1965 年,桃山火电厂投运后,以 10 千伏电压线路供电,供电范围扩大到碧湖镇等较远
农村。
1975年,35千伏路湾变电所及35千伏丽缙线投运,丽水县电网与缙云县电网联网,缙云
县电力开始输入丽水,县电网开始有了外来电源。
1981年,35千伏云丽线与大网联网,华东电网开始向丽水县电网送电。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市供电局加快了电网建设,按“电力建设,
规划先行”的原则科学地编制了各个时期的电网规划。1991—2005 年,先后建成 35 千伏雅
溪、大港头、水南、峰源、老竹、龙石(临时变)等 6 座变电所,初装主变总容量 44100 千伏安。
其中,1998年投运的水南变电所为丽水市第一座35千伏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变电所。1999
年,实施农网改造工程,2003年5月全面完成,前后历时3年7个月,总投资8967万元。2004
年4月至2005年5月,实施城网改造工程,共投入资金10132万元。
至2010年末,莲都区共有35千伏变电所8座,主变16台,总容量12.67万千伏安;35千伏
输电线路 19 条,总长度 238.1 千米;10 千伏配电线路 117 条,总长度 1469.1 千米;低压线路
1396.117千米;配电变压器2556台,总容量79.5264万千伏安。
第二节 配电网络
220—400伏配电网络 民国8年(1919),普明电灯分公司以220伏电压供电。由于发电
量少,供电范围仅限于县城部分地段。供电线路采用木杆、橡皮绝缘钢线组成。线路总长13
千米,供电范围东至囿山脚、南至大水门、西至洞主庙、北至丽阳门。供电质量差,电压极不
稳定。民国27年(1938),浙东电力厂丽水分厂扩大了供电范围。县城内主要街道均布有三
相四线线路,木杆采用12米的杉木,杆间距离为46米,杆上装角铁横担及蝴蝶式瓷瓶,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