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5 - 莲都区志
P. 555
第十一编 电 力 · 507 ·
地埋线 1974年,浙江省水电局农电处为节约材料、抗拒自然灾害,在全省推广地埋线。
丽水县同年首先在富岭公社中塘大队进行地埋线试点工作,随后在全县推广。截至1975年
底,全县共安装地埋线62千米。由于地埋线不适合丽水地理条件及检修困难,运行2年后即
停用。
二线一地制 1958年,在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要求下,丽水县在供电线路上
进行了二线一地制试点。是年秋,平原公社下朱村村水电站建成发电,电力厂为其架设二线
一地制供电线路,全长 3 千米,升压为 2200 伏电压供电。该试点工作得到了省水利厅的肯
定,并编入了《“二线一地制”输电网》一书,收入“农村水电建设丛书”。该供电方式于1965年
10千伏丽碧线投运方告结束。1971年,省水利厅推广单相供电。丽水电厂于1971年上半年
对桃山火电厂出线B相进行接地,使整个系统改为二线一地制供电。经过5年的实践,发现
存在供电可靠性差,开关跳闸频繁,不安全等因素。鉴于以上原因,1976年撤销二线一地制,
恢复三线制供电。
第三节 输电网络
35千伏丽缙线 1974年8月,缙云县盘溪电站建成投运,其电量除满足本县用电外尚有
剩余,而丽水县缺电严重。丽水行署决定由地方财政拨款,建设35千伏丽缙线。该线路1974
年10月动工,1975年3月竣工投运,总投资55.82万元。该线路起自缙云城东35千伏船埠头
变电所,止于丽水35千伏路湾变电所。全长34.813千米,是丽水地区35千伏网络中第一条
联结两县的输电线路,也是丽水县第一条 35 千伏输电线路。1984 年,35 千伏城北变电所投
运后,该线路停运。
35千伏云丽线 1974年,云和县鸬鹚电站(1984年后属景宁县)建成投运。为使云和、丽
水两县电力互相调剂余短,增强两县电网的供电能力,1977年,丽水行署决定由地方财政拨
款68.75万元,建设35千伏云和至丽水输电线路。该线路起自云和县35千伏瓦窑变电所,止
于丽水路湾变电所,全长 58.5 千米。是丽水市 35 千伏网络中第二条联结两县的输电线路。
云丽线投运后,云和(含景宁)、丽水、缙云三县电力联网运行。1981年6月,110千伏云和变
电所投运后,该线路即与瓦窑变电所脱开,接入云和变电所。
35千伏丽雅线 1977年5月,雅溪一级电站建成投运。作为电站的配套工程,由丽水县
财政拨款19万元建设35千伏丽雅线。起自35千伏路湾变电所,止于雅一电站,是丽水县电
网独立建造的第一条输电线路。该线路1976年10月动工,翌年建成投运,线路全长20.7千
米。2000年4月,路湾变电所停运,该线路接入35千伏城北变电所,易名为雅北线。
第四节 变电所
路湾变电所 系雅溪一级电站的配套工程。1974年,在建设35千伏丽缙线的同时,丽水
行署拨款 45.87 万元建设路湾变电所。该所是丽水县第一座 35 千伏变电所。出于“战争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