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8 - 莲都区志
P. 878
· 816 · 莲都区志
职工民主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在私营工商企业中推行劳资协商会议制度,后
按行业建立职工民主管理小组,公私合营后建立党政工团联席会议。1956年,在丽水县电信
局首先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后在各企业推广。1957年,把企业由工会主席主持的职工代表
会议改为常任的职工代表大会制。1958年,县总工会组织推广“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经
验。1962年开始,贯彻《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职工代表大会成为对企业实行民主
管理制度的主要形式。1978年恢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到1981年,全县恢复和建立职代会
制度的企业26个。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以后,全县职工代
表大会的审议、监督、维护三项职权得到进一步落实。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全民所
有制工业企业三个条例,使职代会的组织制度、职权、民主程序以企业内部“立法”的形式予
以落实,推动了丽水市(县级)职代会工作的深入开展。1990 年,建职代会的企业达 129 个。
2010年,莲都区建职代会的企业达714个,其中事业单位实行职代会制度121家,规模以上企
业68家,非公企业593家。同时,部分企业还开展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中层干部
等活动。开展职工对话会、恳谈会等形式的活动,建立了职代会报告制度等,促进职工民主
管理工作。1999年,丽水市总工会按照地委办下发的《工业推行厂务公开制度,加强企业民
主管理的意见》开展厂务公开工作,并把厂务公开与职代会制度,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结合,在
丽水市厂务公开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市总工会做好厂务公开的具体工作。2004年,按省委办
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事业单位改制改革过程中厂务公开工作的通知”精
神,开展改制企业厂务公开试点,并在改制和非公企业中推行厂务公开制度。2008年6月,召
开全区厂务公开经验交流现场会,同时在非公企业普遍推行厂务公开制度。是年,莲都区人
民政府、莲都区大洋路学校等单位被评为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到2010年
止,全区 14 家国有、集体及控股企业全部实行厂务公开制度,建制率达 100%。121 家事业单
位实行事务公开,公开率达 100%,规模企业 68 家全部实行厂务公开制度,建制率 100%,非公
企业厂务公开建制数为576家,建制率达71%,区域性厂务公开,职代会建制数为10家,涵盖
企业412家;行业性职代会、厂务公开建制数为1家,涵盖企业47家。
劳动竞赛 1950年,发动搬运工人多装快运支援前线,民船工人参加解放沿海岛屿的军
运;在抗美援朝中捐献购买飞机大炮款 250465494 元(旧人民币),有 46 名工人参加志愿军。
1951年,贯彻以生产为中心的工运方针,各行各业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增加生产,支援抗
美援朝。1952年,在公营、公私合营和私营工厂中普遍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1959—1961
年,对职工开展共产主义理想宣传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支援农业活动。1300余名技术工人
下乡为农民修配大小农具120余万件。1963年,在工业、交通企业中开展以五好企业五好职
工竞赛为目标的比、学、赶、帮、超先进生产者运动。五好职工由县人民委员会发给铜质“五
好职工”奖章。1978年,在“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中开展“评思想,比贡献,选模范,树标
兵”和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丽水针织厂(后改毛巾厂)开展万条
无疵巾活动,女挡车工阮爱珍连续创13万条无疵巾。1981年,女挡车工叶雪萍创连续23万
条无疵巾的记录,成为竞赛排头兵,先后获省级劳动模范称号。丽水动力机械厂连杆组、丽
水油泵厂风磨班被省总工会、省机械局命名为马恒昌式班组。1986年5月,成立丽水市劳动
竞赛委员会。6月,召开全市开展劳动竞赛动员大会。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多内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