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1 - 莲都区志
P. 991
第二十四编 教 育 · 929 ·
制。1979年,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阅读、文艺、体育、科技等兴趣小组。
1981年,盲目发展中学,小学基础削弱,全县小学毕业生升学统考6443人,语文,数学两科及
格 696 人,合格率 10.8%。1983 年秋季,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课程设思想品德、语文、
数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三至六年级设自然,四至六年级设劳动,五年级设地理,六年级设
历史。1986年,建立市、区、乡各级学校教学研究组织,开展教学演示课、观摩课等多种形式
教课、听课活动。是年,举行全市中小学第二课堂成果展览会,展出小学生作品 2000 余件。
1980—1987年,全市小学生第二课堂成果获国家级奖46项,省级奖157项,地区级奖306项。
1993年秋季开始,起始年级全部使用省编义务教育新教材,语文、思品、数学、常识、体育
与保健等学科组织备课活动。1995年开始逐步开展“说课”活动。2001年起,在一类中小学
全部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市区学校实现网络联通。2002年秋季开始城区小学四至六年级
开设英语课;2003年秋季城区小学三至六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2004年秋季建制镇三年级开
始开设英语课;2005年秋季全区所有小学三年级开始全部开设英语课。2003年,开始新一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至六年级设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一至
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起
始年级开始使用新教材,各学科组织学科培训。为了课改的需要,区教育局制定并下发了
《莲都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莲都区课改工作制度》《丽水市莲都区中小学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实施建议(试行)》《莲都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成果奖励暂行规定》等规章制
度,对实验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2004年莲都区课改成果在省里巡礼时得到省厅充分肯定。
2006年,丽水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展示活动在莲都区举行。2007年,省教研室来莲都区
调研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重点挖掘莲都区通过改进教学管理,推进课程改革
的经验做法。2006年,开始积极开展农村小班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至2008年,城北小学、
大洋路学校、刘英小学、中山小学被评为“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囿山小学、莲都外国语
学校被评为“丽水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2010年,在小学校长创新研修班上重点研讨学校
教学常规管理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常规管理改进方案》,提高校长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小学选介
囿山小学 清光
绪三十一年(1905)七
月 ,明经谭献及毛管
封、端木彬等人禀拨圭
山书院田租暨颜氏宾
兴田租为常款,在新意
山麓的文昌宫,创办崇
实初等高等小学堂(丽
水县创立的第一所小
学 堂 )。 民 国 元 年
(1912)学堂实行“壬子
学制”,修业 7 年,男女 20世纪80年代的囿山小学(1985年8月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