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5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195

第六篇 交通



            筹安排和监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指导、监督农村公路管理;乡镇康庄办具体负责、组织落实农村公路管
            理养护;管养人员 5 千米以下配备 1 人,5—10 千米以下不少于 2 人,10 千米以上不少于 3 人,由所在乡
            镇负责选拔(所在行政村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的村民),做到专人专管,负责到人;管养经费由所在乡
            镇组织沿线行政村筹措或组织人工投入,县政府按管养里程给予每年每千米 500 元补助,由县财政列支,
            每年由县康庄办验收,按质拨款;对小修保养、水毁抢修、大中修都做明确规定。2010 年,县政府出台
           《庆元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村道养护技术指导、等级评定及经费管理由县公路段管辖,养护里程
            836.223 千米。


                 公路绿化

                 20 世纪 90 年代,公路绿化一般在公路两旁种植行道树,树种一般为乌桕、水杉、苦楝、白杨,长期
            存在“存活率不高”问题。进入 21 世纪 10 年代后,公路绿化状况大为改观,在观念上,有意识地提高
            景观绿化层次。在植树技术上,提高科学含量,避免“大轰隆造声势”做法,实行专业承包和招投标管理,
            成活率大大提高,种一片绿一片。公路养护转变到生态养护,以“路肩草坪化、行道公园化、边坡蔓藤
            化、沿路景观化”为目标,打造省、县道沿线与自然景观相适应的生态景观带。改路肩铲草为路肩剪草,
            使路肩保持绿毯色;行道绿化改简单种植树为设花坛、标语模块;树种从单一落叶树改为珍贵花木,如香
            樟、玉兰、紫薇、红花桤木、四季桂、杜英、冬青等,保持四季常青、繁华似锦;特别是对边坡绿化进行
            改革,缓坡采取阶梯式绿化,陡坡采取喷混植生技术,用特制喷混机械,将种植介质、有机物、复合肥、
            保水剂、固土剂、黏合剂、植物种子等搅拌均匀,加水喷射到岩石表面,固坡后种植爬山虎类蔓藤植物。
            加大“人人植树、人人爱树”宣传力度,1996 年,推行“绿色长廊”活动,学校包路段,少先队员、共
            青团员认护行道树,提高绿化成活率和保存率。1998 年后,《浙江省公路绿化管理办法》规定,公路绿化
            带面积、绿化与工程同步设计、同步组织实施,绿化经费单列,对破坏公路绿化行为予以处罚,公路绿
            化走上法律化轨道。2008 年,1017.12 千米可绿化各类公路中,绿化 769.07 千米。2010 年,公路总里程
            1451 千米,1137.38 千米可绿化各类公路中,绿化 864.20 千米;省道公路绿化率为 100%,县道公路绿化

            率为 99.06%,乡道公路绿化率为 64.1%,专用道绿化率为 100%,村道公路绿化率为 56%。





































                                                                                                          13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