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9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309

第十二篇 农业 农村



            竞争力。庆元县出台《关于开展百村万民素质培训工程工作的实施意见》,主要开展农业专业技能培训、
            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以及农民学历培训、农村职业教育和后备劳动力教育培训等,
            由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人劳社保局、县教育局、县经贸局、县妇联、团县委、县科协、县残联等部
            门承担。2004—2010 年,完成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 86975 人次。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 40507 人次,
            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 30116 人次,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 9087 人次,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 5209 人次,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2056 人次。2010 年,16—60 周岁有劳动能力的农业户籍劳动力有 96354 人,实现转
            移就业 56526 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58.7%。其中,转移国外就业 126 人,国内省外就业 5907 人,省
            内县外就业 20477 人,县内乡外就业 20678 人,本乡镇内就业 9338 人,未转移就业 11448 人,在家务农

            28380 人。

                 产业化扶贫

                 2003 年,开展产业化扶贫,扶持发展锥栗、高山蔬菜、茶叶、吊瓜等基地 5333.33 公顷,食用菌年
            生产量达 1.2 亿段。新开毛竹林便道 1000 多千米。支持农产品购销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新建农
            产品冷藏库 96 个。扶持来料加工经纪人 250 多人在下山搬迁小区和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等区域建立来料加
            工点,解决在家带小孩妇女和留守老人就业问题,发放来料加工费 3 亿元。实施乡村旅游项目,涌现松
            源镇会溪村、百山祖乡车坑村等一批农家乐特色村和示范户,成为农民就地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金融扶贫
                 2007 年,开展林权抵押贷款试点,推广林权 IC 卡业务,建立森林资源资产和农村信用体系相结合的
            信息化平台,开展扶贫小额贷款业务和村级资金互助组织试点。


                 下山脱贫
                 20 世纪 90 年代初,居住在高山远山地区、地质灾害隐患区部分先富起来的群众开始自发下山,搬迁

            到县城、公路沿线村庄或外县居住。2003 年,省委、省政府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和下山脱贫工程,
            庆元开始大规模下山搬迁及生态移民。2003—2010 年,先后规划建设洋墩新村、同济新村、同德新村 3
            个大型农民安置小区。其中,2003—2006 年建成安置规模 872 户 3300 多人的洋墩新村,2006—2010 年
            建成安置规模 1233 户 4200 余人的同德新村和安置规模达 1642 户 6200 余人的同济新村。同期,建设安
            置规模 119 户 451 人的淤上乡蒲潭安置点和安置规模 224 户 852 人的安南乡安溪安置点。2010 年,同心
            新村建设启动,占地面积 46 公顷。1991—2010 年,全县下山搬迁 8550 户 31915 人,整村搬迁行政村 21 个、
            自然村 79 个。
                 洋墩新村 位于县城东约 2 千米,占地面积 7.59 万平方千米,总建筑面积 15.7 万平方米,总投资 1.2
            亿元,新村一期 31 幢 355 直(纵向的地块)采用排房设计,每直占地面积 54 平方米,建筑面积 189 平方米,
            房屋高度为三层半;二期 517 套采用公寓住宅形式建设,分 70—80 平方米、80—90 平方米、100—120 平
            方米,以及大于 120 平方米的跃层 4 种户型。共安置高山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库区下山搬迁的农民,
            涉及 20 个乡镇 242 个行政村,876 户、3300 余人,为全省最大的下山脱贫农民新村。

                 同德新村 位于县城西反墺,距县城 4 千米,南邻 55 省道和县工业园区。新村总占地面积约为 190 亩,
            建筑占地面积约 4.29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 16.9 万平方米,总投资 1.68 亿元,主要安置“桑美”台
            风灾民、地质灾害避险户、55 省道和县工业园区征地拆迁安置户等人群,共安置搬迁户 1286 户 4600 多人。
            安置房采用排屋(占地面积分别为 45 平方米、54 平方米、65 平方米)和公寓房(40 平方米)两种形式
            4 种户型。其中,100 套农民廉租房供给庆元务工但无建房能力的农民工租住。二期采用公寓房形式,分
            两种户型:小户型(90 平方米左右)用于安置 1—2 人口家庭;大户型(100 平方米以上)用于安置 3 人


                                                                                                          25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