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4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614
庆元县志(1991—2010 年)
第三章 素质教育
1989 年始,“应试教育”逐步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
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2000 年 3 月,出台素质教育奖励试行办
法。2002 学年,学校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兴趣,发展个性,从试卷、考分中解脱出来。学生“成
绩报告单”改为“素质报告单”,班主任评语为“激励性评语”,体现学生发展成长特点。2006 年始,将
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督导评估体系。2008 年后,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第一县”优势,寓生态理念于办
学、管理、教学、育人中,推进以“绿色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阳光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
为主要内容的“六园”生态学校建设,彰显“一校一特色、校校有特色”,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第一节 德育
20 世纪 80 年代末,中学开始设立政教处。1991 年始,坚持抓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思想政治修养,
促进育人素质提高。邀请全国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来庆元讲座。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和教师考核重要
内容,对中小学师德师风进行考评。发挥学校党、政、工、团、队和班会学校德育工作主阵地的引领导
向作用,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首位,贯穿于学校教育各个环节,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使学生树立科
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注重社区、辅导员力量和社会资源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设立日常行为规范检查落实制度,学校建立“学生一日常规”,对学生生活、学习、作息、交往等提出具
体要求。中小学升降国旗,清明节奠扫烈士陵园、参观展览和听庆元武装斗争史讲座,进行爱国主义和
革命传统教育。1992 年,中学设立共青团德育阵地 37 个、广播站(室)11 个、帮教小组 5 个;小学初中
有学雷锋小组 109 个、“红领巾路”和“共青团劳动基地”20 多处。制定安全教育制度,开展师生心理健
康教育,逐层签订安全责任状。聘请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组织观看影片,中学还
组织学生军训。组织小学生外出活动要上报教委备案。建立安全事故 24 小时内逐级上报制度,及时妥善
处理各种意外事故。2001 年,少先队开展“雏鹰行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校制订、落
实 21 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保卫一把手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2003 年,破旧校舍加固,危房封闭,
学生接送车辆要具备“三证”,学校食堂及小卖部持卫生许可证上岗,防范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
2004 年,出台《庆元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德育融合在教育教
学各环节和学生生活实际中。9 月 1 日起,贯彻实施调整和补充后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
全面开展新一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活动。是年,制定中小学校寄宿生管理实施意见,建立教师
和学生两条管理系统。寄宿生实行封闭式管理,未经请假不准出校门,集体出校门要排队;寄宿生文化生
活全面推行“六个一”工程。2005 年,实施“德育导师制”,每位中小学教师每学期都要选择若干名受导
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将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列入健康课程授课内容,
100 人以上大型聚餐实行申报备案制。对学校食堂、副食品店开办、管理进行不定期检查,达不到要求
的立即整改或停业整顿。2006 年,教师每天上午、下午最后一节课留出 1 分钟进行安全教育。2007 学年
始,安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开展“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关爱行动”。2007 年,小学开始设立德育处。
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