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自然灾异志
P. 116
亡448人;以常山、江山、衢县、龙游、金华、兰溪、建德、桐庐、诸暨等县水灾尤重。
表5-2-2-2 1955年6月中下旬钱塘江干流水位和流量一览表
资料来源:浙江省水文总站提供的水文观测档案资料。
1969年7月4—日,分水江流域大暴雨,其中70%的面积24小时雨量超过150毫米,
5
35%的面积超过200毫米,引发流域上、中游特大洪水。青山殿测站洪峰流量7200立方米/
秒,而该站上游河道洪水达到200年一遇,许多支流暴发山洪,泥石俱下;下游河道洪水为75
年一遇。流域内的桐庐、临安2个县、19个公社、115个村庄,水毁农田5.29万亩,颗粒无收
5.33万亩;冲坏山塘水库127座、堰坝639条、防洪堤217千米,损毁房屋2.29万间,因灾死
亡520人。受灾最重的桐庐县印渚公社8300亩农田中,水毁6500亩,其中,冲刷成滩1700
亩、沙石埋压3500亩;毁房3231间,淹死378人,其中,南堡大队219人。
1982年11月下旬,雁荡山遭特大暴雨,乐清县李家山测站1个、3个、6个、12个、24个小
时的降水量,分别达到115.0毫米、221.3毫米、258.1毫米、285.2毫米、303.6毫米。暴雨区
范围大、强度高,为历年所未见。温黄平原洪水超过警戒水位,黄岩西江闸水位创历史同期最
高纪录。温州、台州2个地区有70多万亩农田受淹,其中,乐清县15.3万亩;水毁耕地2.09
万亩,灾民66725户,损毁民房3350间,因灾死亡46人。
1983年梅汛期连降暴雨,杭嘉湖平原河网、东西苕溪、新安江、兰江普遍超过危险水位;
新安江水库的最高库水位高程达107.65米,两次开闸泄洪。洪水冲垮富春江中上游、苕溪、
杭嘉湖平原堤防313.37千米,损毁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下小水库99座,洪涝农田面积516万
亩,倒塌房屋1.1万间,因灾死亡111人。
1984年6月中旬,浙江北部下大暴雨,东西苕溪和杭嘉湖平原降水量200毫米以上,瓶
窑、临平、德清、欤城、临浦、绍兴、鸣山堰、临安青山水库等测站的洪峰水位均超过历史最高纪
录。全省受淹农田548万亩,其中,成灾187万亩,洪水冲坏堤防261千米,倒塌房屋3.7万
间,因灾死亡33人。
1988年7月29日傍晚至31日上午,宁海、奉化、嵊县、新昌、三门等县出现罕见的局部性
特大暴雨,12小时降水量达300毫米~500毫米。宁海黄坛溪、白溪,奉化的县江,新昌、嵊县
黄泽江均暴发1949年以来的最大洪水;处暴雨区的长诏、亭下、皎口、四明湖4座大型水库,
控制流域面积810平方千米,拦蓄洪水1166亿立方米,平均削减洪峰99.5%。但尚无拦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