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自然灾异志
P. 174

驻防衢城的台湾官兵2000余人。次年同治元年正月,又连日雨雪,寒冻更甚,富阳、嘉善、平



                                湖等县人多冻死;兰溪、浦江等县则天灾人祸,溪涧冰厚尺余,平地雪深六七尺,避难百姓东搬



                                西徙,多栖止于山谷间,饥寒交迫,辗转死亡无可数计。光绪年间(1875—1908年)亦有4次


                                冷冬灾害,光绪元年十二月,浙北大雪连旬,严寒冰冻经月不解,湖州鸟兽多冻毙;光绪三年,



                                 自十月中旬至次年正月持续低温连阴雨雪天气,平湖县墙屋冻裂;浙南山区农民尤苦,蕃芋不



                                能收成,麦亦不能下种。光绪十八年冬,全省奇寒,从十一月二十六日(1893年1月13日)起


                                大冷,浙北河荡溪流皆结坚冰,建德山中巨石冻裂,海宁冻死人;浙中江河皆冰,酒坛中黄酒结



                                冰,花木果树鸟兽多冻死,奉化测得零下9.4℃低温;浙南瑞安县连日大雪,河冰凝结,冻至彻



                                底,凡沿河榕树皆被冻煞枯萎。光绪三十年冬,浙南雨雪极冷,次年正月初三(1906年2月6


                                 日)起,松阳连续大雪,冻死牛羊无数,压倒竹木及棚屋尤多。



                                         明清冷冬灾害记载涉及许多越冬农作物和果树花木冻害,按现代各类植物冻害指标及安


                                全越冬气象条件研究,对考定浙江省历史寒冷程度具指示意义。历年石榴、樟树、柑橘等5类



                                树木发生的主要冻害事件:



                                          石榴冻害。明天顺七年(1463年)桐庐县冻死无遗种。


                                         樟树冻害。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兰溪,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淳安、武义,乾隆六十



                                年(1795年)鄞县、象山、慈溪,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永康、缙云,咸丰十一年(1861年)建


                                德、兰溪、浦江皆冻死樟树,尤其是在乾隆六十年宁波地区冻死数百年老樟。



                                         柑橘冻害。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淳安、十二年衢县,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衢县,嘉



                                庆元年(1796年)黄岩,同治元年(1862年)衢县等皆冻死橘树。


                                         桕树冻害。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永康、缙云遭冻枯,逾一年始复萌芽。



                                         榕树冻害。清光绪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1893年1月14—15日)瑞安县冻



                                死百年树龄的大榕树。





                                          三、近代有仪器观测记录以来







                                          (一)测站资料






                                         利用仪器开展气象观测,浙江始于清末。清光绪六年(1880年),浙江设立海关测候所6


                                处,开始气象观测记录;民国8年(1919年),由省立甲种农业学校设立笕桥测候所;民国26


                                年,又相继建成省级及地方测候所22处。民国26—34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期间,大部分测



                                候所停止气象观测,至抗日战争胜利后亦未能完全恢复。此后仅残存杭州、嘉兴、绍兴等逐日



                                气温观测记录17处,以杭州、永康观测记录相对完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省逐步建


                                设气象站网,观测记录始告连续规范。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