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6 - 自然灾异志
P. 316

(六)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猪局部脓肿、关节炎、脑膜炎及败血症等一类疾病的


                                总称,为人兽共患病。



                                         20世纪50年代,诸暨、东阳、义乌、衢县、嵊县、黄岩等一些生猪放养的地区常有散发。



                                 1979年,新昌县发生局部流行,全县35个公社382个生产大队的11940余头猪发病。1987


                                年,江山、常山、柯城、龙游等县(市、区)出现局部暴发流行。1988年,江山市有30个乡48个



                                村的2524头猪发病,死亡340头。1989年,猪链球菌病发生范围扩大至杭州市西湖区、半山


                                 区,富阳、临安、桐庐、瓯海、平阳、永嘉、瑞安、诸暨、义乌、兰溪和嘉兴市郊区等地;其中,瓯海



                                县机关工会牧场的3 个月龄~4 个月龄的猪及部分肉猪在不到半个月内发病200 余头。


                                 1993—1994年,永康市达利中猪场约2000头断奶仔猪(50日龄左右)发病,发病率11.8%。




                                 1995年4月,东阳市良种场断奶仔猪发生脑膜脑炎型猪链球菌病,发病率4%左右。1999—


                                2000年,定海区多次流行该病,病猪达1000余头,占存栏肉猪50.94%,死亡436头。2001年


                                 11月,武义县一猪场90头母猪发病,占母猪总数23%,同时15%~20%的仔猪出现关节肿



                                大、跛行症状。2002年2月,温岭市一养猪场120余头肉猪突然发病,连续死亡86头,发病率



                                达14%。 2004年6月,泰顺县一养猪户有23头猪发生败血型和脑膜脑炎型链球菌病。2006


                                年底,平湖市一猪场的1136头20千克~50千克的青年猪发病,发病率26%,死亡412头。



                                至2010年,该病呈局部散发。





                                          (七)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丹毒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民间称为“鬼打印”“火烙印”“杨梅红”等;


                                各地流传多种有关猪丹毒的民谣,诸暨称“杨梅红、桂花黄,瞎眼菩萨搭印忙”;青田称“五月杨



                                梅红,十个猪栏九个空”;磐安称“八月九月桂花香,十个猪栏九个光”;衢江区有“八月桂花蒸,



                                十月小阳春,猪多鬼打印”等。反映猪丹毒流行多见于农历五至十月。


                                         民国时期,省内猪丹毒普遍流行,为害严重。民国5年(1916年),诸暨县新乐六村一农



                                户4只大肥猪病“搭印”死亡。民国19年,浦江县21个乡村中有19个流行该病,病猪6716


                                头,死亡3327头。民国27—37年,淳安县合洋乡(今淹入新安江水库)曾三度流行猪丹毒。



                                 民国33—35年,分别有临安县凤亭乡、宁波市江北区洪塘镇旧宅村、永嘉县溪口乡前溪村皆



                                发生该病。海宁县自民国35年部分地区出现猪丹毒流行后,逐年扩散加剧,尤在春秋二季疫


                                势猖獗,为历来所无,疫区广阔,灾情空前。民国36年10月10日,农林部东南兽疫防治处致



                                兰溪县政府电称:浙江省本年入夏以来,兽疫流行甚剧,以猪瘟、猪丹毒、肺疫为甚,其疫势传



                                播之广遍及金衢两属,金属尤为猖獗,该属有金华、兰溪、义乌、东阳、汤溪、永康等县发生猪


                                疫,死亡总数达6万多头。民国37年,猪丹毒在长兴县丁新镇和沿太湖20余个乡镇流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猪丹毒给生猪生产带来严重威胁。1950年秋,於潜县(今临



                                安市於潜镇)观山、横山、堰口、牧亭等乡因猪丹毒死亡0.35万头。1951年,省政府农林厅畜


                                产工作会议指出,全省畜疫以牛炭疽、猪丹毒危害最烈。1952年是猪丹毒流行最严重的一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