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0 - 自然灾异志
P. 320

(二)牛瘟





                                          牛瘟是由牛瘟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牛传染病,又名烂肠瘟、胆胀瘟。


                                         清代,牛瘟和称为“牛疫”的疫情危害严重。乾隆五年(1740年)夏,金华、衢州、严州三府



                                牛疫流行,数千头耕牛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白银数万两;乾隆五年,浙东三郡牛大疫,无可医


                                救;乾隆十年,遂安县(今淳安县)发生牛疫;乾隆十二年秋,建德、淳安、寿昌(今属建德市)、桐



                                庐四县牛疫流行,民力艰窘;乾隆十三年,昌化(今属临安市)连续两年流行牛疫,牛只几乎全



                                部病亡。道光八年(1828年)冬,建德发生牛大疫。光绪四年(1878年)冬,慈溪牛大疫,死者


                                十有八九;光绪九年夏,平湖县死于牛疫的耕牛以万计,死牛弃河,导致河流阻塞,乡民因缺乏



                                耕牛,大部分农田抛荒;光绪十二年三月,奉化发生牛瘟。宣统二年(1910年)自春至冬,奉化


                                又因牛瘟,牛只几乎全部病亡。宣统三年,杭州及嘉兴、秀水、平湖、嘉善等地牛瘟盛行,有数



                                百头牛死亡。



                                         民国期间,牛瘟以金华、兰溪、东阳、义乌、黄岩、杭州、景宁、云和、松阳、江山等地为害尤


                                烈。民国18年(1929年),江山牛瘟大流行,江山港上游至峡口、礼贤30多千米的江面上漂满



                                牛尸,疫病沿江传播,殃及江山至建德沿江两岸。民国19—21年,金华县岑下朱村连年发生



                                牛瘟,死亡牛只261头。民国26年夏,东阳因牛瘟死亡158头。民国29年,衢县、江山、常


                                 山、东阳、宣平、松阳、遂昌、丽水、金华等县牛瘟流行。民国36年,武义县回南乡新屋附近一



                                带发生牛瘟,耕牛日有死亡,农民焦虑万状;东阳县亦因牛瘟死亡牛只20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牛瘟疫病得到有效控制,自1952年武义县发生的一起疫情被扑


                                灭后,至2010年全省未再有牛瘟发生。





                                          (三)炭疽





                                          炭疽病原为炭疽杆菌,系人兽共患病,民间俗称“胀搭肝”“牛疗癀”等。



                                        民国18—37年(1929—1948年),杭县、建德、淳安、鄞县、瓯海、永嘉、乐清、平湖、嘉善、


                                金华、东阳、衢县、江山、常山、丽水、云和、松阳、遂昌、宣平等县先后发生过34次不同程度的



                                牛炭疽疫情,造成大批耕牛死亡,并常常由此引起人炭疽病发生。其间,民国30—37年,瓯海


                                县因宰食病死牛羊而得炭疽者有23人、死亡16人;民国33—35年,建德县洋溪乡因炭疽死



                                牛20余头,村民剥食死牛而感染炭疽病有20余人,其中死亡7人。



                                         1950—1951年,全省先后有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衢州、台州和丽水


                                 10个地市的38个县(市)发生牛炭疽。1951年,浙江省农林厅畜产工作会议指出:全省畜疫



                                 以牛炭疽、猪丹毒为害最烈。1952年,有7个县发生牛炭疽,死亡60头~70头。1953年,永



                                康市石柱区舟山等乡的14头牛患炭疽死亡,其中舟山三村1头死牛被人偷宰食用,致3人感


                                染炭疽病,1人死亡。此后,全省发病较多的年份有:1955年有22个县10623头病牛,1956年



                                有9个县697头病牛,1959年有12个县1536头病牛。



                                         20世纪60—80年代,牛炭疽呈散发状态。1963年发病较多,全省有病牛476头。1961


                                年、1962年、1964年、1970年、1971年、1973年、1977年、1978年和1986年等,年发病数均在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