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1 - 自然灾异志
P. 341

4尺。嘉庆七年(1802年)七月,上虞县海滨有巨鱼乘潮而上,潮退陷沙中,身长不知几丈,脊



                                  高于屋,渔人刳肉熬油,取其骨置沥海所城北,时有王淳之作《观巨鱼诗》;嘉庆九年五月,衢州



                                  西安县溪水涨,有江猪大如牛,浮水面,至定阳获之。咸丰四年(1854年)五月,有巨鱼数十自


                                  海门入内港,色黄黑如牛,无鳞,渔家称“乌距鱼”,大者重五六百斤,往来半月余,或去或死,人



                                 脔肉食之,有中毒而死;六月,上虞曹娥江有物如牛,时以为海牛;闰七月五日,又有白距鱼自


                                  海门上溯黄岩白石港,是日大风雨,海溢潮涌,海中又有物状若水牛,嘴如猪喙,随潮掀舞。咸



                                  丰六年六月,平湖金门山一巨鱼死海滨,取得一齿,形如钩,重13斤。同治八年(1869年),上



                                  虞县六都雀嘴塘外有鱼搁卧沙碛,猪首鱼尾,色白无鳞,重400余斤,时称“海象”,民放归海


                                  洋。光绪十八年(1892年)二月下弦月夜,奉化县海滨有声轰轰如雷,初洪后细,自二更至五



                                 更始息;晓视,有一大鱼毙鄞县海涂,体长9丈余,高3丈有奇,口仰,唇周3丈,斗目燕尾,鬣


                                  长,鳃如蓑衣,皮光黑而厚,时以为“海燕”。宣统三年(1911年)七月海溢,有大鱼搁浅于余姚



                                  县六仓海涂,长数丈,其口内可容数人。2000年6月下旬,一条长约1.4米的海豚在温岭市淋



                                  川苍山门海滩搁浅,当地群众全力救助,欲使其生还大海,但未如愿。此后至2010年,全省沿


                                  海未见海洋哺乳动物记载。





                                           二、植物灾异








                                           (一)禾本科植物高节位分蘖





                                          植物高节位分蘖即一茎多穗现象,古称上瑞,历史记载稻、麦、粟、谷等,包括竹类植物,均


                                  有此现象。嘉禾一般指水稻的一茎多穗现象,境内首例记载见三国吴黄龙三年(231年),南



                                  始平县(天台县)嘉禾生,此后史不绝书。南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乌程县有嘉禾1


                                  茎9穗,守令因此向朝廷进献《嘉禾表》。唐乾符元年(874年),临海县僧庵长出两根瑞竹,朝



                                 廷即赐庵名为“乾符”。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九月,温州有嘉禾9穗,守令绘图以献朝廷;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温州又献《瑞竹图》;政和五年(1115年),越州承天寺献瑞竹1竿7


                                  枝,生花结实,诏送秘书省,朝臣各拜表贺。淳熙三年(1176年),象山县有麦1茎2歧,守令献



                                  于郡皇子魏王,图上朝廷,孝宗皇帝御札褒美魏王,纪诗刻石于〓山堂。嘉定二年(1209年)


                                  夏,瑞安县有麦双穗,因改税场为“双穗监场”;乐清县石帆乡有麦生双穗、嘉禾重颖、粟有1茎



                                  5穗之瑞,因改其乡为“瑞应乡”;嘉定四年,台州民有献麦2歧、粟1茎9穗,郡守建“双瑞轩”



                                  以志地方祥瑞;嘉定十六年夏,松阳县有稻禾1丛发18茎,每茎生八九穗。景定三年(1262


                                  年),严州东郊公田中出瑞麦,得歧穗100余茎,知州绘图以献,诏宣付国史馆;景定四年,杭州



                                  凤凰山、马筱诸山产瑞麦、瑞粟,昌化县产嘉禾、嘉粟。咸淳八年(1272年)三月,兰溪县纯孝



                                  乡产瑞麦,知县刻石记载。元大德四年(1300年)秋,淳安县青溪近郊有粟1茎生两穗、三四


                                  穗者多本,合邑以嘉瑞为庆。



                                          明洪武二年(1369年)四月,台州等献瑞麦,群臣上表庆贺,以归美朝政;朱元璋称:国家



                                  之瑞,不以此物为瑞。永乐十年(1412年)七月,平阳县南乡产嘉禾164本,其中4穗者1本、3


                                  穗者数本,郡守进献朝廷。正统年间(1436—1449年),义乌县花溪产瑞竹1本3竿。成化九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