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0 - 自然灾异志
P. 360

无收,次年大饥。清顺治元年(1644年),桐乡自五月不雨,至十一月十五日始雨,河底干涸,



                                 晚禾枯槁。康熙十二年(1673年),仙居自五月十五日至十二月初旬不雨,五谷无收。康熙十



                                三年,东阳自六月不雨,直至次年正月八日始有雨雪。康熙二十八年,处州府各县自六月至十


                                月无滴雨,井泉皆涸,秋禾绝粒,民间饮用水亦十分艰难。康熙三十五年,宁波自去秋不雨,至



                                 同年五月始雨,早稻俱萎,晚稻有收。康熙六十年,永康自五月二十日不雨,历120天,民采榆


                                皮蕨根以食。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临安水旱相继,自四月至九月不雨,酿成奇灾。道光



                                十五年(1835年)寿昌县自四月不雨,直至次年二三月方雨,六谷无收。咸丰五年(1855年),



                                太平县自上年八月不雨,至于三月,沿海大饥。


                                          民国时期记录无雨11例,均为旱情表述数据,见附录自然灾异编年。其中民国29年



                                 (940年)全省无雨尤为严重,嵊县夏秋86天滴雨不下,孟家塘近8000亩水稻田有7502亩无
                                   1


                                收;桐庐分水春夏无雨,麦全荒,高田不能下种;象山3月至10月不雨,民众饮水困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按浙江省气象局195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全省连续最长



                                无降水日数极值纪录66天,出现在1973年11月9日至1974年1月13日,为嘉兴、嘉善、长



                                兴3测站同时记录;杭州市历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37天,出现在1963年1月1日至2月6


                                 日。










                                                                                                  第 三 节   不 明 事 件









                                         浙江历代记载的众多自然灾异现象,在21世纪初仍有一些难以作出合理解释者,统归为



                                不明事件。但这些现象皆属历史小概率事件,兼之部分记录过于简略,因时代认识局限,或致



                                古代观察、记录叙述与实际存在某些偏差,仍需探究者甄别。如《明孝宗实录》记载弘治元年


                                 (488年)“二月二十六日,浙江景宁县屏风山有异物成群,其状如马,大如羊,其色白,数以万
                                   1


                                计,首尾相衔,从西南石牛山浮空而去,自午至申乃灭。居民老幼男女无弗见者。耆老梁秉高


                                言,正统间亦有此异”①。收录这条记载的古籍不下10余种,《明史·五行志》将其归纳为“马



                                异”,但记述显见有讹传成分。





                                          一、不明飞行物





                                         古代有许多疑似不明飞行物记载,浙江境内较典型事件有:元大德元年(1297年)正月初



                                二,杭州于夜二鼓(21—23时)时分,见天中有云气赤色,其大如箕而微长,或指为大星,但凝


                                然不动,时以为异。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六月二十四日暮,宁波镇海西北天空忽有物下



                                 降,始见如升子大,体圆而长,上锐下大,黄白色,下有紫赤光挟持,炎炎而坠;瞬息间大如斗、


                                如石、如数石瓮,精光四射,明彻毫芒,将至地,作升降踊跃状,唯见光影起伏数次,整个过程无



                                声;事后有人从淮阴、扬州、福建来,叙述所见的情形相同。万历六年(1578年)正月,秀水县







                                       ①  《抄本明实录·明孝宗实录》卷十六,线装书店2005年影印本,第10册,第169页。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