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自然灾异志
P. 51
概 述
自然灾异由自然界各种因素变化所致,包括灾害和异常现象两部分。凡对人类生命财产
和生存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称自然灾害,而异常现象则为当时人们所认识的非常态或
小概率事件。浙江素有人文渊薮、文献之邦的美誉,自然灾异记录丰富,内容涉及宇宙和地球
大气、水、地质、生物等各圈层,时间跨度大,覆盖面广,历史文献保存的各种灾异现象达100
余种,为人类记忆工程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先民记述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旱涝荒歉、酷暑奇
寒、虫灾疫病、大气风暴等;自然异常记载包括罕见天物象、陨石彗星、动植物异常、天降异物、
水体和地质异象,以及至当代仍然不甚明了的不明飞行物(UFO)等。自然灾异记录也是人
类认识自然规律、探索自然奥秘的重要途径,旱涝等主要灾害史料可与现代记录衔接,其组成
的资料序列长编,对加强现代防灾减灾建设具有独特的历史研究价值。①
自然灾异范畴广泛,随时代改易和环境变迁,人们对部分灾异的认识古今反差悬殊。以
生物灾异为例,历史记载除农业病虫害、畜禽疫病为古今不变的灾害外,古代、近代视虎、狼、
熊、豹等野兽危害为大灾,但现代野生猛兽类处于濒临灭绝境地,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多被
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先民视畜禽畸胎和性变、物候反常、竹类开花等为异,又以禾本
科植株的高节位分蘖、动物白化、室内长出灵芝为祥瑞,这些现象自现代以来皆获生物学解
释,人们不再以怪异、祥瑞视之。古代、近代几无有害生物入侵记录,而现代物种大量引进、交
通便捷及进出口贸易频繁等,给有害生物入侵提供了多种途径,对全省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
性也造成一定影响,成为现代新的生物灾害威胁。天文、气象、水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异同
样存在古今事物记述及认知方面的反差。该卷记述的各类主要灾异,皆追溯历史现象及现代
记录,包括在古代、近代有较多记载而现代无闻的现象,如地长白毛、内陆水体无故涌溢等,以
客观反映历史自然事件。
浙江首例有确切年份记载的自然灾异,见于春秋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年)。这一年,吴、
越在嘉兴争雄,遭遇强烈飓风,吴王阖闾因此兵败身亡。因历史重大事件而得以记录保存,是
早期灾异的特点之一。自此至2010年,浙江自然灾异记述可分3个时期:一为春秋战国至宋
元时期,以正史为主要载体,散见于别史、杂著等,其中,唐宋笔记、诗文集也保存了不少记述
精详的史料。二为明至清中期,以地方志和《明实录》《清实录》为最大载体,多见于各类文献,
包括奏折、日记等,信息丰富,记录连续。现存该时期地方志500余部,多数体例完备,记载自
① 《浙江通志·自然灾异志》侧重记述浙江省从古代至2010年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过程与受损情况。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浙江抗御自然灾害的事例和措施,参见《浙江通志》气象、水利、农业、林业、国土资源、民政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