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2 - 自然灾异志
P. 522
资料来源:《清高宗实录》卷三百八十七、卷三百八十九、卷三百九十二、卷三百九十五、卷
三百九十六、卷三百九十七、卷四百十,清道光《新城县志》卷八《恤政》,清乾隆十八年《遂安县
志》卷九《灾异》,清乾隆《淳安县志》卷十六《祥异》,清乾隆《建德县志》卷二《蠲恤》,清乾隆《镇
海县志》卷四《祥异》,清乾隆《鄞县志》卷二十六《祥异》,清乾隆《浦江县志》卷十《恤政》,清嘉
庆《重修嘉善县志》卷二十《祥眚》。
清高宗乾隆十七年(1752年)
正二月间,浙东八府阴雨稍多,米价亦昂,贫民往来觅食。自三月初晴暖,二麦菜豆畅茂;
至四月,杭州、金华、衢州、严州、宁波、台州等府二麦俱得丰收。
五月,象山雨雹,有大如础石者,人畜多伤。七月十五日,泰顺大雨水,田地被灾,是夜初
更白鹤渡旁倪姓一村尽被淹没,仅遗一童;十六、十七等日,仁和、海宁、山阴、萧山、诸暨、上虞
6县水灾,风雨狂骤,兼值潮水泛滥,田禾被淹。八月,仁和虫食稼;湖州大风拔木。冬,桐乡
县大水。
资料来源:《清高宗实录》卷四百十、卷四百十三,清乾隆《镇海县志》卷四《祥异》,清光绪
《黄岩县志》卷三十八《变异》,清道光《象山县志》卷十九《禨祥》,清同治《泰顺分疆录》卷十《灾
异》,清乾隆《杭州府志》卷五十一《恤政》,《清史稿》卷四十四《灾异志》,清光绪《乌程县志》卷
二十七《祥异》,清嘉庆《桐乡县志》卷十二《禨祥》。
清高宗乾隆十八年(1753年)
春,浙省气候特寒,二麦收获期晚,入夏后又雨水过多,五月初十日大雨三昼夜,麦田迟割
者为潦所伤,减收十分之四;下旬仍雨水连绵,至六月初犹未止。杭州、嘉兴、湖州三郡江河盈
溢,堤岸淹浸坍卸;宁波、绍兴、金华、严州各府均有泛溢之处,严州溪水暴涨,几致入城。
夏秋,天气亢旱,杭州、严州、绍兴、宁波、台州、温州、金华、衢州等8府属28州县厅卫所
被旱灾,桐庐县井泉多涸。诏蠲缓灾民额赋,并借给籽种。
十二月初五、初六两日,严州大雪。
资料来源:清大学士梁诗正奏折,清闽浙总督喀尔吉善奏折,《清高宗实录》卷四百四十
四、卷四百四十九,清乾隆《桐庐县志》卷十六《灾异》。
清高宗乾隆十九年(1754年)
春,连雨一月。三月初二日起,浙西雨缠绵不断,甚或倾盆大注,至四月初七日止,中间仅
晴三日,阴三日,总计连雨一月。地方官每日祈晴,竟无一效。闰四月十四日后连日大雨,梅
雨普遍沾足,自此晴雨相间。
八月初十日,桐乡大雨竟日夜,十三、十四两日又雨水淹禾稼。温州、台州、宁波、绍兴四
府风潮,八月上中两旬风雨连绵,又兼山水骤涨,海潮上涌,濒海各邑水多泛溢。杭州、嘉兴、
湖州三府霖雨兼旬,平原田亩无不泛溢,天目诸山洪水下泄,太湖泛溢,消涸甚缓。湖州五县
农民皆于水中捞割已熟之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