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自然灾异志
P. 69
强台风);强热带风暴,风力10级~11级(风速24.5米/ 秒~32.6米/ 秒,原分类台风);热带
风暴,风力8级~9级(风速17.2米/ 秒~24.4米/ 秒,原分类台风);热带低压,风力6级~7
级(风速10.8米/ 秒~17.1米/ 秒,新旧分类同)。
2006年,中央气象台再将“台风”细分3类,使现行热带气旋分类达到6类:台风,风力12
级~13级(风速32.7米/ 秒~41.4米/ 秒);强台风,风力14级~15级(风速41.5米/
秒~50.9米/ 秒);超强台风,风力大于或等于16级(风速大于或等于51.0米/ 秒)。以下为行
文简洁起见,除热带低压外,把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等5类热带气旋均统称为台风。
(二)台风命名
1949—1999年以编号命名。对影响中国的台风,每年按发生时间依次编号,如“5116号”
指1951年第16号台风。2000年1月1日起,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决议,对西北太
平洋和南海台风统一加以名词命名。新命名共140个,分别由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名词,每
个台风按词序依次命名,周而复始。中国气象局提供的台风命名10个,有龙王、悟空、玉兔、
风神等。同时规定,对造成严重灾害的台风,之后不再重复使用该名。实施国际新命名方法
后,中国气象局并用台风传统编号方法,如2004年第14号台风“云娜”,简称“0414号云娜”。
又因“云娜”台风造成严重危害,是年即将其从命名表中剔除,另替补新名“凡亚比”。至2005
年,台风命名表中已更换命名12个。
( 三)影响次数
浙江为中国沿海受台风严重影响地区之一。1949—2010 年,计有208 个台风影响省
内①,年均3.4 个。1990 年,受8 个台风影响,尤其是在同年8 月20 日至9 月8 日的20 天间,
连续遭到9012 号、9015 号、9017 号、9018 号4 个台风侵袭,致全省倒塌房屋8.46 万间,因灾
死亡293 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6 亿元。其次,一年中受6 个台风影响有1959 年和2000 年;
受5 个台风影响的有1956 年、1962 年、1981 年、1984 年、1985 年、1991 年、2004 年和2005 年
8 年。相反,全年无台风影响的有1954 年、1955 年、1967 年、1968 年和1993 年5 年。在所有
影响省内的台风中,造成大灾台风的18个,依次为:5207号、5612号、6126号、6214号、6312
号、7413号、7504号、8506号、8807号、8909号、8923号、9417号、9711号、0414号云娜、0509
号麦莎、0515 号卡努、0608 号桑美、0713 号韦帕。
浙江每年5—12 月皆为台风可能影响时段,以7—9 月为台汛季节,这3 个月出现的影响
台风数占全年的82%。历年影响最早的台风,为2006 年5 月18 日登陆广东饶平的“0601 号
珍珠”台风,北上至温州南部出海;次为1961 年5 月19 日登陆广东的6103 号台风,其风雨所
及,致浙江全省倒塌房屋961 间,因灾死亡89 人。影响最迟的台风,为2004 年12 月3 日经
沿海北上的“0428 号南玛都”台风,嵊泗测得极大风速28.2 米/ 秒;其次为1952 年11 月17 日
① 影响台风的统计标准:在台风影响过程中,至少有3个以上县(市、区)过程雨量大于或等于50毫米,或沿海平
原最大风力大于或等于8级(17.2米/ 秒)、海洋岛屿最大风力大于或等于10级(24.5米/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