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龙港镇志2009
P. 103
第一篇 镇 域 - 61 -
处、49 个行政村和 18 个居民区。
2000 年,为在鳌江流域发展中等城市打下坚实基础,温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再次扩
大龙港镇域,撤销湖前镇、江山乡、平等乡,划归龙港镇管辖,镇域再次扩大,时镇界:东
至海城办事处的苓浦村,南至缪家桥自然村,西至湖前办事处的麟头村,西北至双龙
村,北至城北新渡村,东北至龙江办事处的新美洲村。2009 年镇界与 2000 年时相同。龙
港镇下辖 9 个办事处,107 个行政村和 22 个居民区。
区域划分
城南办事处
1992 年撤区扩镇后,全镇建立 12 个党总支。 1992 年 8 月撤销党总支,建立 5 个工
作区,组建 3 工作区党总支委员会。 1995 年 5 月,改工作区建立城南办事处,成立办事
处党委。 2009 年辖金钗河、江口、朝西屋、池浦、下埠 5 村和镇前、建新、海港、通港、江
浦、龙华、西南等 7 居民区。
金钗河村 又作金钗埭,盖其地形低下,小雨辄溢,稍晴辄干,因筑埭蓄水,为利甚
大,故名金钗埭,旋改今名。 辖 1 个自然村。 建政时为龙江乡青龙村,1955 年冬,随龙江
乡撤销并入白沙乡。 合作化时为白沙乡龙北高级社,1957 年龙江乡恢复,复属龙江乡。
公社化时,为龙江管理区江口大队。 1961 年隶属龙江公社。 1981 年从江口大队分出,定
名金钗河大队。1983 年龙港建镇,划归龙港镇管辖,至 2009 年不变。2009 年总户数 340
户,总人口 1288 人。
江口村 民国《平阳县志》作江口,盖其地处横阳江(鳌江)之口。 故名。 辖 1 个自然
村。 江口渡口,古称“平安渡”。 元大德十年( 1306),因两岸倾圮,提控滕天骥发起捐修。
延祐四年( 1317)重修。 明洪武十六年(1383)复修。 昔为戌守要地,洪武二十年(1387)设
江口水寨,以防海倭。建政时为龙江乡江口村,1955 年冬,随龙江乡撤销并入白沙乡。合
作化时为白沙乡龙北高级社,1957 年龙江乡恢复,复属龙江乡,公社化时,为龙江管理
区江口大队。 1961 年隶属龙江公社。 1983 年龙港建镇,划归龙港镇管辖,至 2009 年不
变。 2009 年总户数 1231 户,总人口 3995 人。
朝西屋村 村民居宅,临河而筑,向西而居,故名朝西屋。 建政时属洪宫村,1986 年
1 月从洪宫村析出朝西屋,建行政村,划归龙港镇管辖,至 2009 年不变。 2009 年总户数
190 户,总人口 811 人。
池浦村 因“池浦”石桥而得名。辖 1 个自然村。驻地木桥头,据《彭氏宗谱》载,清乾
隆八年(1743),始有其名。 以里人在村河上架设木桥,便利行人往来,俗称木桥头。 建政
时为龙江乡木桥头村,1955 年冬,随龙江乡撤销并入白沙乡。 1957 年恢复龙江乡,复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