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3 - 龙港镇志2009
P. 263
第六篇 交通 邮政 通信 - 221-
埠约 400 艘,日运客量约 4000 人。 1990 年,镇区首次出现特别快艇,每艇乘坐 3~4 人,
最快时速为 60 公里。 次年,此种“飞船”发展到 10 多艘。 随着公路交通迅速发展,汽车
客运代替了内河客运。
内河运输货运 从前,江南商贩水运货物进出,先运到方岩下栈房仓库待运;运往
水头内港的货运船只通至直浃河,均依靠桨划木船行驶。50 年代,方岩民船协会有蓬盖
四仓木船 10 艘,每艘载重 2 吨。 1955 年建立运输社后,货运量逐年增加,货船由小转
大,改用 3~10 吨敞口木船,总吨位约 80 吨,备有帆布防水用。 1965 年始用动力拖头,有
20 匹马力柴油机拖头和 30 匹马力拖头各 1 艘,货运时带以拖驳。 前往水头镇的货船,
先集中到直浃河,每二三十人一组,把重达数吨的木船连船带货,通过数十米长由光滑
石板铺成的船道拖至鳌江边等候潮水上涨,汹涌的潮头一到,大家迅速逐一把木船推
向江中,顺着奔腾向上的潮流而上,直至水头镇。 返回时,结队顺流而下,从直浃河翻坝
进入内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曾被视为“地下运输”而受到抑制的个体运输户,崭露头
角。 建镇后,随着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原方岩运输站自行解体,内河货运悉由个体
运输户所替代。 1985 年水上个体运输户 420 人,货运船 262 艘(含铁质船、木质船)、约
1000 吨位。1991 年末,运输船 117 艘,从业人员 550 人。翌年增至 402 艘,1995 年为 487
艘,2000 年有 454 艘,2005 年 186 艘。 2009 年, 水上个体货运船 82 艘, 从业人员 100
人。
海上运输客运 境内海上客运,历来主要是往返鳌江南北的客渡。 客运量较多的
是方岩渡和龙江渡,其次是新渡及浦西、山垟渡,还有新塘、红旗、林场、林陈、麟头等
渡。 往返于霞关、瑞安、温州和福建沙埕港口的客源罕有,主要是搭乘货船。 1985 年 8
月,成立龙舟有限公司,开辟龙港至上海(兼靠定海)航线,由 1800 吨级的浙江 832 客
轮营运,全程 336 海里。 旋因经营不善,连年亏损,于 1987 年 8 月停航,企业随之解体。
海上运输货运 民国时期,龙江港口一带海上货运航线,北至瑞安、温州,南至霞关
和福建的沙埕港口。 均用木帆船,靠风力张帆行驶,一般在 100 吨位以下。 1981 年 11
月,在龙港镇成立苍南县航运公司,有外海木质货轮 5 艘 940 吨位,钢质货轮 2 艘 800
吨位。至 1987 年,钢质货轮增至 9 艘 4370 吨位,主机马力 3135 匹、辅机马力 904 匹;供
油轮 1 艘、11 吨位 135 匹马力。 年货运量 9.18 万吨、8481.78 万吨公里。 1993 年,全镇海
上货物运输吞吐量 33.8 万吨;1995 年增至 39.5 万吨;2000 年为 37 万吨;2001 年 47.26
万吨货物吞吐量中,上海线到龙港进口吞吐量为 72079 吨,宁波线 63405 吨,北方线
71207 吨。 2005 年,货物吞吐量 99.7 万吨,其中进口物资 95.2 万吨,出口 3.5 万吨。 2009
年,全镇海上货物运输企业有龙港运输公司、兴航海运公司、振港运输公司、兴港海运
公司 4 家,拥有机动船舶 86 艘,计 81566 吨位,年货物吞吐量 216 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