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5 - 龙港镇志2009
P. 345
第十篇 环境保护 - 303-
以噪声功能区的划分为依据,龙港镇政府建立了由环保、公安、交通、文化、工商、规
划、城建等有关部门参与的综合治理班子和管理班子。 对所有工厂的噪声源进行调查,
实行排污登记,建立档案,要求其限期采取污染控制措施;限定施工时间,控制建筑施
工噪声源;交通噪声超标的车辆要按规定的路线行驶,要安装消声装置,并对部分道路
实行禁鸣;杜绝以高音喇叭吸引顾客的现象。 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通过经济制裁手
段,促使排污单位进行治理。 同时增加城区绿化面积,以减轻社会生活等噪声污染。
垃圾和粪便处理
!90 年代以来,相继兴建 24 座冲水式公厕。兴建垃圾屋 10 座。在主要街道安装不锈
钢果壳箱 540 只,塑料垃圾桶 550 只,集装箱 13 只。 先后购置垃圾车 8 辆,洒水车 2
辆,扫地车 2 辆,推土机 2 辆,吸粪车 1 辆,垃圾压缩车 2 辆。 兴建 1 座化粪池、5 座垃圾
中转站(其中 1 座正在建中)和 1 座垃圾堆放总场。 为清洁河道,先后添置了 11 艘河道
清洁船(其中 6 艘已报废)。 进入新世纪以后,龙港镇建立了垃圾处理系统,包括 1 个总
站和 5 个中转站。 新美洲垃圾总站占地面积 80 亩, 配备推土机 2 台;5 个中转站分别
是:位于广南路的城中中转站;位于龙港大道与文卫路口的城北中转站;位于江浦路与
莲池路口的城南中转站;位于龙港大道龙港四中前面的城西中转站;位于湖前象湖路
的湖前中转站。 全镇从事路面清扫的清洁工人共有 580 人,配有洒水车 2 台,扫路车 2
台,全封闭式垃圾车 9 台,垃圾压缩车 7 台。 另外,全镇有水冲式公厕 30 座。 20 世纪 90
年代初,龙港镇对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处理,每家每户发放垃圾薄膜袋,沿街设置垃圾箱
(桶),实行生活垃圾有序收取。 对于工业垃圾,则指定堆放地点,实行定期收取。 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龙港镇域区内的水冲式公厕实行有偿使用,有专人负责收费、清扫。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1998 年 9 月 21 日,一艘宁波籍货船运载约 300 吨甲苯,在龙港大桥撞上桥墩后倾
覆,引起大桥部分倒塌,船上部分甲苯泄入江水中,造成大桥及下游水体严重污染,据
监测部门提供的资料,当日沉船处江水中的甲苯浓度为 193 毫克 / 升,下游 1000 米江
水中甲苯浓度为 2.14 毫克 / 升。
1998 年 10 月 1 日,龙港新美洲垃圾总场发生垃圾自燃,无法扑灭,火势蔓延自燃 3
个月后自行熄灭。 自燃产生的烟雾四散,造成周边菜农经济损失 10 多万元。
环境监理
县环境监测部门,在境内设立了 2 个地表水监视站位,分别为原龙港水厂取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