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3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163
第三章 预防保健 ·1095·
1987年,县人民政府批转同意县卫生局《关于建立三级牙病防治网,加强牙病防治工作的报
告》,成立县牙病防治办公室(1990年3月改称武义县牙病防治指导组),将发展牙防事业,建立以县
牙防所为中心——县、区、乡三级牙病防治网,列入为全县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县卫生局将牙病
防治工作列为医疗单位年终考核内容,制订了依靠农村医疗网络,发展牙病防治事业的规划目标。6
月,县财政拨出专款1万元,由县卫生局在县卫校举办武义县第一期牙科专业培训班,学员40名,多系
各区、乡(镇)卫生院卫技骨干。理论学习2个月,聘请浙江医科大学口腔系和金华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的专家、教授编写教材和授课,临床实习6个月,分别落实在金华、兰溪、永康和县内9所医院进行。
培训后,县卫生局给每个牙防网点配备了一整套简易的牙科器械,学员全部回到区乡(镇)卫生院,
开展常见口腔疾病的补治、拔除和简单的镶牙服务。至此,武义县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建立了较完善
的县、区、乡三级牙病防治网,全县牙科医生与人口的比例由1∶3.1万提高到1∶0.49万,提前达到了
卫生部提出的1∶1万的要求。
1988年,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在学校和农村试行牙病统筹保健制,武义县牙防工作已跻身于全
国先进行列。5月,浙江省牙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武义召开。1990年2月,武义县被全国牙病防治
指导组评为1989年度“全国爱牙日先进单位”。10月,全国初级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研讨会在武义县召
开,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司长张自宽等出席,全国牙防组和来自各省、市卫生厅(局)、市(县)卫生
局、医院等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确认武义为全国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四个模式之一,赞誉“武义
县的初级口腔卫生保健为全国树立了榜样”。1995年,县牙防所被卫生部评为“全国牙病防治先进单
位”,1996年,武义县被卫生部评为“全国牙病防治先进县”。
1997年9月,经县政府批准,县牙防所组建由11名口腔专业人员组成的“武义县牙病防治新长征扶
贫巡回医疗队”,开展为期两年的巡回医疗服务,为全县42000多名在校学生和3000多名教师进行牙病
的普查普治和口腔健康教育。1998年10月,卫生部召开“全国牙防新长征”总结表彰大会,武义县被
评为“全国牙防新长征先进单位”(全国10家),被誉为“江南牙防一枝花”。是年,副县长傅美桃
和县牙防所长何德文被评为“全国牙防工作先进个人”,并授予“全国牙防标兵”称号。2001年,武
义县被全国牙防组授予2000年狮王全国牙防奖励基金一等奖,授予何德文“世纪牙防贡献奖”。
第六节 妇女与儿童保健
妇女保健
为提高和普及住院接生率,开展了整顿农村接生员队伍,1986年,平原和交通方便的乡村的接生
员产包予以回收,在偏远山区兴办了23个村妇产室。1988年全县村妇产室减至9个,全县新法接生率
99.16%,1993年起达到100%;住院接生率83.5%,1995年起达到100%;新生儿破伤风病例1991年后则
未出现。
1987年在全县推行孕产妇系统管理,孕妇建卡率90.95%,早孕建卡率45.13%,产后访视率
89.1%。同年,在桃溪、下杨、新宅3个区推行妇幼保健合同制,次年推至25个乡,825对夫妇与卫生院
签订了妇幼保健合同。该年,全省产科质量检查,宣武乡卫生院得分为全市最高,县一院和桐琴区卫
生院也名列全市前茅。
1989年,制定实施了《武义县孕产妇保健保偿制试行办法》,对符合计划生育的孕产妇提供从妊
娠之月到产后42天的系列化保健服务,全年共有851名孕产妇参加了保健保偿制。年内,先后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