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9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159

第三章    预防保健      ·1091·


                   百日咳防治  自1952年开始陆续接种百日咳疫苗,百日咳、白喉二联疫苗和三联(加破伤风)疫苗
               后,发病率显著下降。1986年报告病例16例,发病率5.15/10万,1991年至2004年全县年均发病率降至
               0.19/10万,2005年报告发病1例,发病率为0.3/10万。
                   痢疾防治  1987年6月20日~28日,武义泽村初中发现首例病人,却未隔离治疗,致使289名师生中

               有54人发病。1991年报告739例,发病率228.36/10万,1993年至1996年在各种传染病中的发病顺位上升
               为第一位。1997年至2004年全县年均发病率下降至51.18/10万,无死亡病例。2005年报告发病193例,
               发病率为58.76/10万。
                   麻风病防治  到2005年年底,全县共发现麻风病人57例,其中1980年~1989年6人,1990年~1999

               年7人,2000年~2005年1人。57例病人中死亡29人,治愈27人,现症病人1人。1991年经浙江省卫生厅
               考核,武义县达到省级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
                   性病防治  1988年,县卫生局下文建立县性病防治领导小组和诊断小组,开展全县的性病监测工
               作。是年,共发现性病88例(淋病86例,尖锐湿疣2例)。1995年,随着检测手段的提高,开始报告

               梅毒,是年报告病例5例,发病率1.51/10万;2005年全县共报告性病6种382例,其中艾滋病2例,发病
               率0.6/10万;淋病133例,发病率40.49/10万;梅毒193例,发病率58.76/10万;生殖器疱疹8例,发病率
               2.43/10万;尖锐湿疣31例,发病率9.43/10万,非淋菌性尿道炎15例,发病率4.56/10万。
                   丝虫病防治  1957年武义县被划定为丝虫病流行县之一,全县有19个乡丝虫病流行。1958年后开展

               普查普治。1998年武义县通过金华市卫生局达标评审,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至2005年年底,县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每年按照全县总人口1‰的比例对原病区村民开展监测工作,均未发现丝虫病例。
                   疟疾防治  80年代初开始对疟疾病人采取协定处方治疗和抗复发治疗。1989年经省、市考核验收,
               武义县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关于基本消灭疟疾病的标准》,1990年省卫生厅正式下文,

               批准武义县为基本消灭疟疾县。对外赴高疟区的人员返乡后开展病原检测和预防性服药。1994年发现4例
               病人,1999年发现1例,2004年发现2例,2005年发现2例,上述9例疟疾病人均为外地输入性病例。
                   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简称地氟病。主要包括氟斑牙和氟骨症。据1984年普查显示,县内原邵宅乡界
               首、白阳、石桥头、东吴,原白溪乡乾口龙、万石院,原茭道乡蒋马洞等7个村属饮水型氟中毒病区。

               嗣后,7个病区村有4个已完成改水工程,2个在进行中。2003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非地氟病区村
               也有氟斑牙患病现象,2005年全县农村饮用水监测结果显示,有10个非病区村的饮用水氟含量超标。
                   碘缺乏病防治  1984年抽查34024人,查出甲状腺肿病人2480例,患病率7.29%。1985年普查277476
               人,查出甲状腺肿病人15039例,患病率5.4%,在34个乡镇中被划为重病区的7个、轻病区22个、非病

               区5个,普治1至4度病人14305例。1986年对重病区30岁以下人群和轻病区14岁以下人群及生理性肿大
               者和孕妇进行普治,共计93845人份。1987年3月起,实行全县食用碘盐,并在每年5月15日的碘缺乏
               病防治宣传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2000年1月,通过金华市地方病防治办公室综合评估,实现了消除
               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至2005年年底,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开展碘盐监测、8周岁~10周岁学生甲

               状腺肿大率调查和尿碘监测,碘盐合格率100%,居民食用盐抽查合格率年均97%,甲状腺肿大抽查均
               <10%,尿碘盐监测中位数(平均数)均>100ug/L。
                   血吸虫病防治  武义县1979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9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1986年~2005年间,在血吸虫病历史疫区查螺面积共计575.9万平方米,投入工时共计2032752工。

               2000年~2005年间,检测14岁以下儿童计238人次,斑点金免疫渗虑法(DIGFA)检测(简称金标法)
               阳性19人,粪便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检测(简称粪检)全部阴性;成人受检人数为404人次,金标法阳
   1154   1155   1156   1157   1158   1159   1160   1161   1162   1163   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