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22
·54· 第一编 建置
村委会和自然村:胡处102/232,胡处。端村351/915,端村、武塘、张村。下岭头108/336,
孙家、刘宅、刘村、隔溪、新屋。余西106/242,西塘角、余山头、凤凰形、青草山垄、山里垄。向
阳92/250,和尚桥。南缸窑147/340,南缸窑、杨宅口。大坤头116/283,大坤头。陈宅139/364,
陈宅。南湖525/1401,下南湖、齐腰新村、上南湖、河后、上地塔、小溪口、东圳。林村80/214,
林村、大坟头、古塘。塔石垄49/118,青驼头、义乌铺、老鼠岭。冷水坑181/531,冷水坑、莲塘
口、上铺、对门、上蓬、三家头、余处。溪里353/922,溪里、大勘头、上顶畈、水库脚、方宅。下
苏埠117/377,下苏埠。下徐115/331,下徐、竹园头。周宅172/519,周宅、洪桥头、仓内、福圣
寺、寺畈、鄢家、陆店、横店。蜈蚣形65/154,蜈蚣形、包山头。沈店114/335,沈店。抱弄口181
/504,抱弄口、何管、山后、抱弄坑。塘塍头71/208,塘塍头。古岭后168/473,古岭后、金处。
包后村45/135,包后村。郭下335/924,郭洞、大湾、葛塘弄。郭上291/868,郭洞。佐溪282/
851,王竹园、大塘坑、衣坞、施家、周村。金村187/563,金村。水碓后193/537,水碓后、黄金
塔、双坑口。吴杨72/210,吴村、杨宅。管宅105/244,管宅、叶毛畈。塘里167/459,塘里、塘里
畈。破竹园123/346,破竹园、龙门坑。施坞95/204,施坞。甘塔181/461,中甘塔、下甘塔、上甘
塔、法洪坑。和尚田59/148,和尚田。
另外还有两部分人口。一部分是街道属居民人口1047/1795(系原南上街居委会201/319,原
北上街居委会286/472,原下街居委会135/184,原下王宅居委会89/122,原白洋渡居委会74/
103,原开发区居委会133/191,原良种场2/2,集体户127/402)。第二部分是2个社区中的2个经
济合作社的农业人口121/220(包括熟溪社区中的熟溪经济合作社46/80,溪南社区中的溪南经济
合作社75/140)。
第三章 街道与镇乡
武义的七乡八镇三街道,构成“八山半水分半田”地理格局。武义人素有浓重恋乡情结,满足于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少有务工经商之人。改革开放,转变观念,应时顺势。渐臻“东部
机声隆隆,中部车水马龙,南部林木葱茏”,更有更香茶叶闯京城,武义超市遍长江三角洲之举,确
证武义人不仅善种田,也能办厂经商赚大钱(街道与镇乡,按县政府排列惯例为序)。
第一节 白洋街道
地域
白洋街道位于武义县县城东北部,东连茭道镇,南接泉溪镇、熟溪街道,西邻壶山街道、履坦
镇,北靠金华市金东区。白阳山脉横贯境内,自白洋渡始,连绵起伏,蜿蜒到茭道镇的麻车岗村止,
似巨龙卧伏。白洋街道内金温铁路和金丽温高速公路设站与互通口,国道330线、省道上松线穿境而
过,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白洋街道总面积89.2平方千米。2005年,总人口5.24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8033人(农业人口2.7万
人),外来流动人口1436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