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9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229

第五章    明招文化      ·1161·


               写书名的《熟溪桥》。
                   2003年7月,熟溪桥修复捐款名单勒石于桥北滨江广场。
                   移建保护(芳华园)
                   武义县散落各地的古建筑甚多,价值不菲而政府不可能悉数保护,在旧城、旧村改造中,难

               免遭毁弃。1996年,武义民间收藏家王卿芳倾其所有,独辟移建保护之蹊径,在县城北郊香山建
               造了芳华园。
                   芳华园占地4.8万平方米,依托自然森林环境,按照村落人文园林构思,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利
               用古建筑造园的园林。该园移建了武义直至省外的明、清古建筑31幢,构成园林式古建筑的露天博物

               馆。园中设有石文化博物馆、萤石陈列馆等16个场馆。该园集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究、传统文化教
               育、旅游探索于一体,置身其中,可望、可行、可游、可居,是8集越剧电视剧《李清照》的摄制基
               地。在古建筑移建的防腐返新等项技术研究中,获得14项国家发明专利。
                   其他移建保护

                   1986年8月,清道光年间的壶峰书院门楼从壶山小学迁移到博物馆,复建后作为大门。
                   1988年3月,对柳城镇前湾村反映陶德二农民起义的处州府布告遗址修建了保护亭。4月至9月,县
               城鸣阳楼落架维修。同时对基座及拱券门(包括过路戏台)作了基础加固等整修。
                   1989年1月至3月,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先后对郭上村文昌阁、郭下村回龙桥实施维修;4月,对

               桃溪镇顺源村文昌阁进行维修;9月,对郭下村石牌坊进行了修缮。
                   1990年1月至8月,对熟溪街道郭下村鳌峰塔进行加固维修。
                   1991年4月至9月,对柳城祝村龙帽山巽峰塔进行维修施工。
                   1994至2004年,由民间捐资对清修寺进行6次维修,重建大雄宝殿、观音堂,新建三宝堂,新开发

               灵岩景点等。
                   1997年,郭下村何氏宗祠维修后对外开放。
                   2003年,由县文物管理部门制订修缮方案和进行技术指导,白洋街道汤村自筹资金,对汤恩伯故
               居先行腾空再施修缮。

                   2003年,在县文物管理部门和熟溪街道党委、政府的帮助指导下,水碓后村筹集资金,对清代建
               筑徐氏宗祠进行了修缮并开辟为徐英烈士纪念馆。






                                              第五章    明招文化






                                      第一节    明招山遗址的保护与开发


                   抢救性维修
                   1986年5月15日县文管会向省文物局书面申请,要求将明招山吕祖谦、吕好问、吕绷中、吕大兴、

               吕祖俭墓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月5日,县委书记李成昌考察明招寺,指示以不塌、不漏为原则
               进行抢修性维修。县财政下拨12600元。1987年9月开始,县文管会对标志性建筑明招寺、朱吕讲堂进
   1224   1225   1226   1227   1228   1229   1230   1231   1232   1233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