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6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246
·1178·第三十六编 新闻传媒
现场直播
1995年11月18日武义首届温泉节,武义电视台首次现场直播并取得成功。嗣后每年都有全县大型
活动的现场直播。较为重大的有:1996年8月18日,“八一八希望行动——托起明天的太阳”大型广
场文艺活动;1998年12月19日,在武义一中新校园举行的“武义一中新校园落成暨建校60周年庆典活
动”。1999年有4次,5月4日,“五四”运动80周年群众歌咏大赛;5月7日,“庆祝武义解放50周年大
会”;9月28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暨颁奖大会”;9月30日,在县体育广场现场直播
了武义县各界人士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盛况。2000年2月14日,对“建设新武义、迎接新世
纪”全县干部动员大会进行现场直播;6月16日、22日,现场直播了武义机床杯全国第29届青年女排育
星赛实况,这是武义电视台首次现场直播体育比赛节目。2001年,现场直播了武义县“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大会和金华市“蔡卢经验”宣讲团巡回宣讲。2004年,组织了县“七一”报告会
和县机关效能建设表彰报告会现场直播等。
第二节 电视发展
武义县的电视事业是从1978年下半年建设位于壶山顶的壶山电视差转台开始起步,其发展经历了
地面电视差转到卫星电视收转、无线电视到有线电视,单一传输电视的电缆网络到具有多功能应用的
HFC广播电视宽带网的过程,武义电视台建制也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应跟进。
无线电视和武义电视台
1978年~1986年是武义电视差转台发展时期,1987年,县政府把在3年内新建25座农村电视差转台
作为十件大事之一,要求到1989年年底电视覆盖率争取达到95%以上人口,同时还决定对建台单位实
行“民办公助”,每年拨款2万元,作为公助专款,支持农村电视事业发展。经3年努力,在明山、新
塘、云华、三港、坦洪、俞源及山区一些建制村新建电视差转台25座(其中陶村差转台属扩建),电
视覆盖人口扩大到96%。其后,在仍未能收视的山区村,如俞源凡岑脚、桃溪东弄、破田坑等又陆续
建起电视差转台,武义县的电视差转台前后建过42座。
1987年,县政府投资35万元,在壶山顶建起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1988年元旦正式转播发射,同
时增开了中国教育台和中央台2套电视节目。该年11月,在柳城镇又建成第二座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
为适应卫星电视地面接收后全县的电视发展,1987年和1988年县广电局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订了
全县米波及分米波规划。由于卫星电视质量高,图像稳定,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备受欢迎,1988年
以后,区、镇乡、村相继建起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到2004年底止,全县共建过卫星电视收转站46座
(其中因联网或其他原因拆除17座),个人卫星电视收转点45个。
在无线电视产生、发展过程中,于1984年初建立了武义电视台,设备比较简陋。1987年,县政府
专项拨款20万元,新增添三管摄像机Z31AE/K一套,编辑系统VO-5850/5800.RM400一套,字幕添加
器一台,播放机VO-5630二台。1992年11月,武义台电视发射设备从城内迁移壶山顶,发射效果明显
改善,覆盖人口从9万扩大到18万。
1989年至1995年间,电视台前后添置(包括省台赠送)了摄像机6台,编辑机2套,还添置了采访
车、电脑设备等。1995年,县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楼落成,县电视台装备了电视演播室、节目制作室、
播出控制机房,办台条件彻底改善。1996年,经省广电厅检查验收,武义电视台为达标合格台。
1998年,广播电视台年检时,电视台已有摄像机9台、播放机4台、发射机2台。此后,县电视台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