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9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449
第四章 营林生产 ·381·
目,累计实施面积2753.07公顷;2005年,实施阔叶林示范工程建设326.67公顷,提高了生态公益林
建设水平。
第四章 营林生产
第一节 种苗花卉
种苗
种苗生产 1986年~1991年,全县育苗125.29公顷,采收林木种子1.75万千克。为适应杉木速丰林基
地建设,以杉木育苗为主。1991年随着灭荒造林、林种结构调整和农业开发的深入发展,开始利用容器
育苗造林、补植,至1995年全县容器育苗累计112.9万袋。同时,实现板栗、胡柚、青枣、猕猴桃等经济
林育苗品种的多样化。1992年10月,为提高林果良种品性,培育名、特、优林果苗木,由县林业局、人
大办公室、农经委、林场4家集资联办,建立了“武义县苗木公司”,公司与林业技术推广站实行一套
班子、两块牌子。1995年为加快灭荒造林及迹地更新,开始培育国外松苗,育国外松苗1.2亩,次年又
育4.2亩。以后火炬松、湿地松等国外松逐渐成为武义县主要用材造林苗木。1997年县林业局投资10万多
元创办育苗基地,育苗1.73公顷,进行苗木优良品种试验开发,播种银杏、杉木、美洲黑杨、马褂木、
国外松等10多个优良品种,产苗108.37万株。2000年,绿化造林由营造杉、松纯林向针阔混交林、阔叶
纯林转变,培育了木荷、枫香、山杜英、厚朴等一批乡土阔叶树种,并逐渐成为武义县主要绿化造林苗
木。1986 年~2005年的20年间,全县累计育苗443.13公顷,为绿化造林提供了种苗保障。
育苗管理与政策 1986年~1991年,育苗实行合同制,由育苗户与县林业局签订“定产量(每亩
4万株)、定质量、定价格、定责任”的育苗合同。推广应用果尔化学除草剂、杉苗冬播、免耕法育
苗和不同时期育苗管理新技术。1993年12月,为加速我省绿化,省林业厅种苗站规定:杉木育苗必须
采用良种;省种苗站供应杉木良种,执行50%种价补贴;省政府拨款对国外松种子在本地育苗实行补
贴,不得转卖出售。1991年~1995年,骨干苗圃每亩由粮食部门供应议价保本原粮250千克,每亩无偿
补助100元。1996年以后,骨干苗圃取消粮食补贴,每亩无偿补助提高到200元。
花卉苗木
1984年,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建立花圃,引进花木100多种。
90年代花卉苗木得到了较快发展。1990年,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引进苏铁、橡皮树、十大功劳、西
府海棠、樱桃、迎春花、海天星等8个品种,花卉销售收入27670.77元。1991年又播种海桐、女贞、
深山含笑等0.5亩,扦插大叶黄杨300株、油茶2万株、法国冬青3000株、小叶黄杨3000株。1997年,县
林业技术推广站从丽水引进石榴等6个品种1500株,桂花大苗50株,繁殖雪松200株,还扦插茶花、杜
鹃等绿化苗木。同年,对园林场苗圃调查,全县共有雪松、香樟、桂花、广玉兰等几十个绿化苗木品
种14.67公顷、草皮7.73公顷、盆栽苗木10000盆、其他花卉1.2公顷。1998年,开展了全县花卉行业普
查,全县有观赏苗木生产单位5家,经营面积17.2公顷,年总产值328万元;盆景生产有专业村1个,计
有各种花卉苗木7.1万株、2个盆景园,年产值26万元;盆花生产单位2家,面积7亩,年产值1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