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4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804
·736· 第二十编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论、认证、裁判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庭审方式,使庭审真正成为审判的中心;改革和完善审前程序,推行
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制定民事、行政诉讼证据规划,保障程序公开;扩大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
检察院推行了主诉检察官(主办检察官)制度;对重大案件,批捕部门坚持提前介入;起诉部门
除了坚持原来执行的20日未结公示制等制度外,大胆适用简易程序,以提高公诉效率,并积极推行普
通程序简易审,凡是符合简易审条件的,就简化询问,示证等环节,以缩短审理期限。同时,积极探
索各种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与国税、工商等9个行政执法单位建立防范职务犯罪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
对侦查、审判和执行活动进一步强化检察监督职能,发挥维护司法公正方面的作用。
县公安局根据自身职能特点,着力在改革队伍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实行绩效考核,
加强队伍建设。在全市率先实行以“区分等级、明确标准、每月考核、年终评定、奖金捆绑、优升劣
降”为主要内容的等级化动态绩效考核办法。考核注重5个原则:(1)公开公正原则;(2)两级考核
原则;(3)等级划分原则;(4)激励创新原则;(5)奖惩挂钩原则。二是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实行
离岗培训,促进后进转化。每年分离不少于1%的民警,参加离岗培训。参加离岗培训的对象依次为,
因违法违纪受到党政纪处分的,被黄牌警告2次以上的,年度考核不称职的,绩效考核中列末3位的。
县司法局为维护司法公正,一是对公证人员搞好培训、实习等工作;二是实行公证运行机制由过
去一竿子到底向半开放管理模式过渡;三是筹措发展资金,完善公证处的硬件配套设施。此后公证质
量明显提高。对律师行业积极开展律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纪律评查活动,加大了对律师工作的监管力度
和诚信制度建设。“148”(法律咨询服务电话的简称)法律援助工作探索出新模式,实现了“148”
和援助中心机构合并,实行了职能整合。加强与工、青、妇、残等部门的联动,建立援助站,帮助
弱势群体解决涉法维权问题。“148”电话突出电话接待、民情转报、上门援助3大种类,发挥了为党
委、政府信访部门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作用。
2004年司法机制改革主要围绕政法队伍建设和司法公正,结合县里部署开展的机关效能建设,开
展了向身边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同时,政法各部门在司法机制改革和队伍建设方面也积极进行调查和
探索:县法院和县检察院基本完成了内部机构改革。县法院推行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选任制,大力推
进审判方式改革,建立了统一的立案机制,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注重调解工作机制和强化裁判文书改
革,减免诉讼费用,并采用了院长信访预约制,以方便当事人,提高服务水平。县检察院完成了第三
轮竞聘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职务犯罪预防方面探索,建立犯罪预防联席会议制度。4月份出台《服
务民营企业发展的10条意见》,不断提高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水平。县公安局对绩效考核工作进一步细
化、深化。县司法局积极探索公证处体制改革的发展新路子,同时对律师队伍开展诚信教育,加强监
管力度,并进一步拓宽对弱势群体维权工作。
2005年县委政法委牵头组织政法部门就保障司法公正工作,制定一系列措施。
县法院做好人民培审员的重新选任和培训,对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均由陪审员参加审理;取消对
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申请执行案件预交执行费制度;开通保护弱势群体绿色语言通道;对生活困难的当
事人,依法执行诉讼费减、免、缓的规定;开展院领导信访预约制度;开通残疾人专用诉讼通道,邀
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大案、要案的审理,增加审判工作透明度。县检察院健全检务公开制度;
认真执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完善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修改完善办案业务工作考核及实施细则,
建立监督制约、考核激励、业务流程管理和案件质量考评机制,并认真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司法
局扎实组织开展以服务经济、服务社会、让人民满意的活动,落实到具体的司法实践中,配合政法各
部门做好司法行政业务公开、律师管理体制、司法鉴定体制以及公证体制等各项司法体制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