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5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905
第十二章 县老龄委员会与老年协会 ·837·
10名残疾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
2003年,全县有残疾儿童、少年201名,入学人数181名,入学率90%。把22名学生送到永康市特
教学校就读。2003年全县有5名残疾学生考入大专院校。
2004年,全县有残疾儿童、少年232名,入学人数172名,入学率74%。武义县关于扶助残疾人若
干规定(县府办〔2004〕102号)文件出台后,对在特殊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每人每学年补助400元,
仅2004年补助金额10400元。2004年全县有4名残疾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学习,县残联按规定分别给予
一次性1000元、800元的补助。同时,开展九年制在校残疾人子女852人及残疾学生206人的补助工作,
共有1058名学生,补助金额达225600元。
2005年,合计补助残疾儿童教育经费16.88万元。张氏包装公司、恒兴工贸公司各与一名残疾大学
生结对助学,为他们每年交助学杂费8800元和6500元。
文艺体育方面,1991年选拨运动员参加省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有2个项目夺得了冠军。1992年,
组织了残疾人书画作品创作和评选活动,有2幅作品送省展出。1993年,全县举办一次残疾人文艺会
演。
1999年9月市残疾人首届运动会在金华举行。武义县有9名男残疾运动员和2位女残疾运动员参加,
共获金牌4枚、银牌3枚。集体荣获道德风貌奖。是年,还有2名运动员参加省第五届残运会。赖文跃获
50米、200米、400米自由泳三枚金牌。江泽民(女)获200米、3000米田径赛两枚金牌。
2002年,金华市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中,武义县代表队有16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比赛。经过2天的
激烈角逐,共获得3枚金牌,11枚银牌,5枚铜牌的好成绩,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第五节 劳动就业
自2001年至2005年年底止,武义县在全县福利企业就业的残疾人为475名。
1992年,县残联创办“县塑料工艺品厂”,投产1年,创利5万余元。1993年,又创办了“县武南
竹木制品厂”,使十余名残疾人就业。
1995年,建立了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配备了3名专职工作人员。1993年9月~1998年8月,在
稳定县福利厂的基础上,兴办了福利企业21家。集中就业的残疾人282名,按比例分散就业的289名,
个体从业382名,农村残疾人从事养殖业、家庭手工业等2859人。对未达到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
的部门、单位,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浙江省的实施办法的规定,收取保障金,
收取率一般在95%以上。其中1997年收取保障金48万元。主要用于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和直接用于残
疾人劳动就业的各项开支。
5年中,县残联在职业培训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采取集中培训和随岗培训相结合的方法,积
极地搞好残疾人职业培训,培训人数达187人。在农村开展种养业的就业培训,据不完全统计,参加种
养业培训人员达500余人次。还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帮助残疾人个体开业,帮助他们选项目、技术培
训、申办执照,落实优惠政策。
1998年~2005年,残疾人就业1776人,其中集中就业460人,分散就业626人,个体就业及自谋职
业272人,劳务输出4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