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8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908
·840· 第二十四编 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
第十三章 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第一节 组织建设
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是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体,党政有关部门、群众团体负责
人参加的群众性工作组织,负有组织教育青少年儿童的重任,具有指导、推动、协调、配合学校与社
会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职能。县关工委机构挂靠县委老干部局,2005年驻地县城小南门33号。
1989年3月6日,武义县建立了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协会筹备小组;同年5月23日选举产生了武义县关
心下一代协会(简称县关协)。1991年5月28日,中共武义县委下达〔1991〕33号文件,将“武义县关
心下一代协会”更名为“武义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6月22日,县关协召开了关心下一代工作者
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武义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关工委)。从1991年到2005年,县委对
县关工委的组成人员进行了6次充实调整,每次调整的人员名单均由县委发文公布。1991年的首届县关
工委领导成员是45人,到2003年的第七届增至50人。
县关协成立初,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了秘书组、组织组、宣教组、资料编写组。1991年开始设办公
室,并设宣传教育、学校教育、法制教育、农业科技、报道、教育基金筹集等6个组及1个艺术团。
1993年起,县关工委通过培训抓好报告员、校外辅导员、帮教员、农业科技服务员四支队伍的建
设。1995年,县关工委成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4月成立法制教育宣讲团,10月建立县校外辅导
员工作站(简称辅导站)。1997年9月,成立了农业科技讲师团。2003年1月,成立县关工委文艺宣传
队,后称艺术团。校外辅导员的组织,除县有辅导站外,县城各中小学均设校外辅导组。
县关工委在抓好组、室、团、站建设的同时,逐步延伸组织网络。至2005年,全县已建有县机关
单位关工委(关协)24个,乡镇、街道关工委18个,企事业关协7个,村委会(居委会)关协490个,
中小学关工分会25个,全县关工委(关协)会员已达13000多人。
第二节 主要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 武义县是革命老根据地县,老革命工作者多,经验丰富威望高。根据这些有利条
件,县关工委成立后,即组织爱国主义宣讲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他们以
武义县老干部编写的《革命斗争史实选编》为教材,以革命烈士陵园(墓)为基地,结合老红军,八
路军、新四军老战士,老游击队员和老地下交通员们亲身经历,向广大青少年讲述革命先烈为人民的
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事迹,讲解战斗英雄的故事,还进行“爱我中华”、“爱我家乡”的教育。同
时,结合青少年特点和实际,坚持利用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社会活动的机
会,突出重点,抓好教育。如在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和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县关工委编写了《战斗
在浙西南的红军挺进师》、《抗战八年在武义》、《日寇在武义犯下的滔天罪行》、《血迹斑斑的一
页历史——日寇掠夺武义萤石资源的罪行》等宣传资料向青少年宣讲,利用抗日遗址进行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