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6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906

·838· 第二十四编    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








                             第十二章    县老龄委员会与老年协会



                  武义县的县级老龄组织始于1988年3月成立的武义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同年9月,成立县老年人协
              会。1989年,实行离退休干部统一管理,并以县委老干部局为轴心,几个涉老部门合署办公。1990年9
              月,县老龄工作委员会改名为县老龄委员会,简称县老龄委。1996年县机关机构改革,县老龄委办公

              室从原先挂靠的老干部局划出,改为挂靠县民政局。
                  基层组织有乡镇老龄委与村老年协会。
                  县老年人协会分别于1988年9月与1999年3月各召开代表大会,并成立理事会组织,徐龙飞推选为
              首届会长,潘文富为第二届会长。



                                                第一节    设施建设


                  1992年,全县基层老年协会网络基本形成。县、乡(镇)二级老龄委引导各村老协大力开展建

              设老年活动室工作。各村利用闲置“五堂”——厅堂、庙堂、祠堂、礼堂、学堂,加以修缮改造,充
              作老年活动室,全县80%的老年协会有了活动室,成为“老人之家”。1997年,县老龄委发文要求老
              年活动室要做到有班子、有房子、有牌子、有票子(活动经费)、有制度。全县各老年活动室想尽办
              法,纷纷配起桌椅、茶杯、象棋、扑克、麻将、订2份~5份报纸、杂志,采取理事轮流值班制度,基

              本做到每天开放。大多数村都办起秧歌队、腰鼓队、舞龙队等老年文娱队,闲时经常排练,节日就地
              或外出表演。为鼓励各地办好老年活动室,县老龄委千方百计到社会上筹集老年基金,出台奖励措
              施:凡活动室面积达到80平米以上,即奖励彩电1台。一连5年,奖出彩电460余台。
                  随着县城规模的扩大,2002年在县城中心地段兴建了耗资350万元(其中省财政下拨140万元)的

              县老年活动中心,内有电视室、电脑室、棋牌室、书画室、阅览室、球类室、健身房、排练厅等多项
              活动项目,可同时供近千名老人进行各种活动。
                  有了县老年活动室为依托,县老龄工委先后办起了老年书画研究会、夕阳红艺术团、老年电视
              大学、老年生活援助服务中心、老年学研究会、老年文艺工作部、老年维权工作部、“志愿者服务组

              织”等为老服务机构。


                                                第二节    维权工作



                  老龄、老协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当好老年人的“娘家”和“靠山”,坚决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
              益。基层老协成立之初即普遍设立了“调解”组,遇有老年人受虐待、遭遗弃、子女不供养等纠纷,
              调解组积极出面调解,基本做到矛盾就地解决不上交。
                  1996年,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法》颁布实施,县老龄委适时以文件形式颂布了《武义县子

              女对父母最低供养标准》,对口粮、柴火、衣物、住房、医疗等方面都作了最低限度的具体规定,并
              实施子女与父母签订赡养协议书来保证供养标准的落实。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