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3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353
续表
沉 积 物 中 异 养 细 菌 数 量 分 布
春季在沉积物中的数量分布范围在7.2×10³~10.3×10 5个/克,平均值为10.7×10 4个/克。北部马鞍列岛
和鼠浪湖岛区主要属于现代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区,沉积速率较快,因而其环境变化也大,大部分站位的异
养细菌数量在1.0×10 5个/克;中街山列岛和六横岛附近的沉积物主要属于混合沉积区,其异养细菌数量较为
稳定,基本在1.0×10 4个/克。
秋季异养细菌数量略低于春季,分布范围在1.1×10 4~19.7×10 4个/克,平均值为8.0×10 4个/克。马鞍列
岛海区数量稍高,平均值为10.4×10 4个/克;中街山列岛和六横岛海区细菌数量分布与春季基本相同。
水 样 中 异 养 细 菌 数 量 分 布
春季水样中 的数量分布范围在2.0×10 4~16.8×10 5个/立方分米,平均值为66.3×10 4个/立方分米。其水
平分布不均匀,呈块状分布,在每个重点岛屿海区都有一个高值区,这可能与岛屿多而陆源水与外海水混合
不均匀所致。其中马鞍列岛和六横岛附近水域数量较高,分别为83.4×10 4个/立方分米和93.1×10 4个/立方
分米。
秋季水样中异养细菌数量分布范围在5.0×10 4~66.6×10 5个/立方分米,最高值在壁下西侧海域;低值在
北纬30°26′48″、东经121°48′36″海域,高值区在北纬30°40′以北海域。
水 样 中 氨 化 细 菌 和 反 硝 化 细 菌 数 量 分 布
春季氨化细菌数量分布范围在7.5×10³~4.6×10 5个/立方分米,平均值为86.3×10³个/立方分米。一般分
布较为均匀,但靠近岸边数量较高。反硝化细菌数量分布情况与氨化细菌相类似,也比较均匀,数量分布范
围在3.0×10²~2.4×10 5个/立方分米,平均值为20.2×10³个/立方分米,高值区在中街山列岛附近。
秋季氨化细菌数量要比春季高出一个数量级,其数量分布范围在2.3×10 4~1.1×10 6个/立方分米,平均值
为37.7×10 4个/立方分米,高值区在鼠浪湖岛附近。反硝化细菌数量分布范围在4.0×10²~1.1×10 6个/立方分
米,平均值为318.5×10²个/立方分米,与春季数量相差不大,但北纬30°以北数量均较低,大都在10³个/立方
分米以下,在六横岛附近海域数量较高,为10³~10 6个/立方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