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4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354

石 油 降 解 细 菌 数 量 分 布

                春季平均值为110.2×10²个/立方分米,范围在4.0×10²~2.4×10  4个/立方分米,各岛区间数量分布相差不

            大,在离岸稍远、有船只活动地区数量较高,一般在10³~10  4个/立方分米。秋季数量明显减少,比春季低一
            个数量级,平均值为66.0×10²个/立方分米,数量分布范围在4.0×10²~1.1×10  5个/立方分米,在鼠浪湖岛附

            近数量稍高,平均值为142.1×10²个/立方分米。


                                                  大肠菌群 数量分 布

                春季站位检出率为78.0%,数量范围在18~490个/立方分米,平均值为89.9个/立方分米。秋季站位检出
            率为32.0%,数量范围在20~230个/立方分米,平均值为73.8个/立方分米。


                                                  异 养 细 菌 种 群 组 成


                泥样中的异养细菌种群组成,有8个属。在组成上表现了陆源性特点,革兰氏阳性菌占总数的88.0%,其
             中优势菌芽孢杆菌属占73.4%,棒状型菌属占12.0%,微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分别占1.3%。革兰氏阴性菌只占
             12.0%,其中假单胞杆菌属和黄杆菌属分别占4.4%,产碱杆菌属占1.3%,肠杆菌属占1.9%。

                水样中的种群组成,有1科9个属。革兰氏阳性菌占总数的65.1%,其中优势菌芽孢菌属占41.6%,棒状型
            菌属占4.0%,微球菌属占9.4%,葡萄球菌属占10.1%。革兰氏阴性菌占总数的34.9%,其中弧菌科占7.4%,假

            单胞杆菌属占10.7%,黄杆菌属占7.4%,产碱杆菌属占5.4%,黄单胞菌属占4.0%,优势菌为假单胞菌属。








                                                第 二 节   浮 游 生 物




                舟山海域浮游生物有194种,其中浮游植物91种、浮游动物10³种。前者种类比较简单,仅包括各种单细

            胞藻类,尤以硅藻为大宗;后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隶属于若干个门类动物群,尤以浮游甲壳类最多,有
            46种,隶22科32属。


                                                       浮 游 植 物

                舟山海域浮游植物总量明显高于浙江其他海区,且秋季明显大于春季,为春季的94倍;高值区在东北部

            海区,鼠浪湖岛附近及杭州湾口为低值区,春、秋季平均密度分别为2.78×10  5个/立方米和2.62×10  7个/立方
            米。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春季以夜光藻、三角角藻、尖刺菱形藻和圆筛藻类为主,其中圆筛藻和夜光藻为优

            势种;秋季以骨条藻、根管藻、角刺藻和圆筛藻类为主,其中骨条藻类占绝对优势。
                春季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2.78×10  5个/立方米,最高值在嵊山岛南侧海域,密度为2.09×10  6个/立方米,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