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5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585

各种通信手段和传输方式组成、覆盖全市的现代化通信网络,宽带网络建设从城区老住宅小区到新建小区,
               从城市到农村不断延伸。2004年,定海至岱山、岱山至衢山海底通信光缆工程建成。2005年,市广电系统完

               成宁波至舟山SDH传输工程;是年,舟山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列入“百亿信息化建设”项目,数字电视平台
               建设正式启动,并完成定海檀林花园有线数字电视样板小区试点工程。

                  至2005年末,全市局用交换机容量达60万余门,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近50万户,普及率50.4户/百
               人;移动电话用户59.18万户,普及率58.6户/百人;国际互联网络用户16.49万户,普及率16.3%。全市城乡有
               线电视用户近25万户,数字电视用户2000余户,城乡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98%。

                   党政专网及电子政务    1989年,始建舟山党政专用通信网,市府大院内装100门JGL-8型共电交换机
               1台。1991年6月,专网人工接续台开通,初装电话31部。2000年2月,市党政专网改用C&CO8A程控交换机,

               与省党政专网(程控)汇接局及省内其他市地党政专网联网。2002年,链接市、县(区)、乡镇(街道)党
               政机关及相关单位的党政(电子)网建成投用;次年,网络延伸到县(区)至乡镇。2004年5月,全市首家镇
               村二级电子政务信息平台——“数字展茅”建成运行,16个行政村等接入点能直访市、区、镇三级政府网站,

               并在网上进行党员远程教育、信息传递、数据统计等;6月,“中国舟山”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是年,全
               市社会保障、海事等部门集中监控(一期)信息系统建成使用;市公安、工商、气象、水利、城建等部门分
               别完成人口、企业、气象、水利工程、建设市场行政监察管理等信息系统及数据库建设;计划、财税、公安、

               统计、金融、海关、商检等部门和行业的纵向网络形成体系,市公安局结合城市监控系统、预警信息网络等
               形成较完善的警务信息化体系。是年,开展“数字社区”建设。次年,定海建成全市首个“数字社区”,实现

               了街道办事处内部及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交流。
                   传统产业信息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加快,企业开始应用信息技术改变管
               理和运行模式,全市陆续有近6000家企业建立自己的网站或主页,开展网上产品宣传和交易;100余家企业

               开展电子商务;三分之一左右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财务电算化,并与税务部门联网;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造等信息技术在全市制造业中逐步普及,应用水平显著提高;航运信息网、中国渔市网、中华
               船舶网等专业网站相继建立,实现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结合。一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的产品制造范围

               不断扩大,逐渐涵盖电子元件、计算机及网络设备配件、液晶电视、电子管高频配件、自动化专用设备、磁
               性材料、电子仪器仪表等。2005年,全市有20余家企业涉足电子信息产品制造,30余家企业涉足软件产业和

               网络信息服务,其中,弘生集团跨入浙江省信息产品制造业三十强行列,浙江华源电气有限公司成为国内同
               行业较大规模企业之一,被省信息产业厅认定为软件企业。


                                                  信 息 化 工 作 协 调 和 管 理

                  管理机构    1999年3月,市政府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下设市信息办公室,设

               在市政府办公室。2003年6月,改设在市发展计划委员会。领导小组作为市政府负责全市信息化工作的议事
               协调机构,组织拟定全市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总体规划,组织协调跨部门、跨地区、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市重大信息工程的建设,协调、解决、管理全市大型计算机信息网络及有关国际联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组织研究全市信息化建设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协调制定有关共性的技术和应用标准等。领导小组成立后,加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